[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超深孔加工用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4460.9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8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民;晋国;范晓东;刘希;常云峰;牛力;蒙鹏辉;徐帅;李惠平;亓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14 | 分类号: | B23D7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04601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超深孔加 工用 铰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超深孔加工用铰刀,其包括:铰刀(1)、导向杆(2)、传动杆(3);导向杆(2)包括大端和小端,大端的外径大于小端的外径,大端伸入待加工孔内进行导向,小端连接铰刀(1)的一端,铰刀(1)的另一端连接传动杆(3)的一端,传动杆(3)的另一端连接动力传动装置;铰刀(1)一端开导向用孔,导向杆(2)小端穿入导向用孔内且铰刀(1)能够绕导向杆(2)小端转动,铰刀(1)另一端开传递动力用孔,传动杆(3)的一端伸入传递动力用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夹快速、操作方便、节省成本,依托自制设备替代价格昂贵的数控设备,实现了组合式超深孔的加工制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式超深孔加工用铰刀。
背景技术
孔径的加工在机械加工中本十分简单,但深孔加工,特别是超深孔加工就比较困难了,但随着加工超深孔的一些专用设备、专用刀具的产生,使得超深孔加工也变的容易实现,而组合式超深孔的加工仍面临着许多困难。组合式超深孔如图7所示,是由两块带有弧形槽的孔板01通过垫块02拼接形成,孔的深度较深,孔壁包括两部分弧形,两部分弧形孔壁之间通过中间槽隔开,结构比较特殊,加工相对就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摸索出一套简单、高效的组合式超深孔加工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将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起重要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超深孔加工用铰刀,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解决组合式超深孔的加工制造问题,并使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推广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组合式超深孔加工用铰刀,其包括:铰刀1、导向杆2、传动杆3;导向杆2包括大端和小端,大端的外径大于小端的外径,大端伸入待加工孔内进行导向,小端连接铰刀1的一端,铰刀1的另一端连接传动杆3的一端,传动杆3的另一端连接动力传动装置;铰刀1一端开导向用孔,导向杆2小端穿入导向用孔内且铰刀1能够绕导向杆2小端转动,铰刀1另一端开传递动力用孔,传动杆3的一端伸入传递动力用孔内。
其中,所述导向用孔与传递动力用孔同轴连通且导向用孔的内径小于传递动力用孔的内径,导向杆2小端开设螺纹孔,螺钉4拧入该螺纹孔内且其螺帽卡挡在导向用孔与传递动力用孔之间的台阶上,使得导向杆2小端端面与台阶齐平。
其中,所述导向杆2小端的长度大于导向用孔的深度。
其中,所述传动杆3一端开设有两组交叉布置的螺纹孔,铰刀1连接传动杆3的连接端部开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径向过孔,螺纹孔和径向过孔内插入顶丝5,以将铰刀1与传动杆3连接。
其中,所述导向杆2大端直径比待加工孔直径小0.005mm-0.01mm。
其中,所述铰刀1包括两部分,分别为靠近导向杆的刀齿端部和靠近传动杆2的连接端部,刀齿端部的外径比导向杆2大端直径大0.03mm至0.05mm,以此作为铰削量。
其中,所述刀齿端部的直径比连接端部的直径大0.05mm-0.1mm。
其中,所述铰刀1刀齿设置为螺旋式。
其中,所述刀齿数量为8-10齿。
其中,所述刀齿螺旋角度大小满足铰刀1刀齿螺旋线的起点和终点始终作用在上下组合孔壁上为准。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组合式超深孔加工用铰刀,结构简单、装夹快速、操作方便、节省成本,依托自制设备替代价格昂贵的数控设备,实现了组合式超深孔的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超深孔加工用铰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4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簧机盖压紧装置
- 下一篇:产后束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