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环形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5437.1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9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勇;张君来;武清华;史晓敏;张程;林群妹;马玉;熊建武;胡方华;黎学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002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环形 水槽 | ||
1.一种污水处理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沉淀池池壁(17)内壁的过水槽(1),过水槽(1)呈环形,过水槽(1)靠内环的槽壁高度低于靠外环的槽壁高度;过水槽(1)中间设有隔板(6),隔板(6)将过水槽(1)分成了进水配水槽(5)和出水集水槽(7),出水集水槽(7)位于进水配水槽(5)的内圈设置,隔板(6)的高度高于过水槽(1)靠内环的槽壁高度;进水配水槽(5)与配水井(2)连通,出水集水槽(7)与集水井(3)连通;进水配水槽(5)底部设有若干配水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进水配水槽(5)内设置有堵板(11),堵板(11)两侧分别为进水配水槽(5)的首端和尾端,配水井(2)设置在进水配水槽(5)的首端,进水配水槽(5)的宽度由首端至尾端逐渐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配水井(2)包括配水井腔(201),配水井腔(201)一端与进水配水槽(5)连通,配水井腔(201)另一端与配水井进水预埋管(202)连通,配水井进水预埋管(202)贯穿沉淀池池壁(17)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集水井(3)包括集水井腔(301),集水井腔(301)一端与出水集水槽(7)连通,集水井腔(301)另一端与集水井出水预埋管(302)连通,集水井出水预埋管(302)贯穿沉淀池池壁(17)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过水槽(1)由若干个弧形槽拼接而成,隔板(6)由若干个弧形板拼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每个弧形槽的内壁与隔板(6)之间设有加强横梁(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过水槽(1)底部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固定在沉淀池池壁(17)上,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过水槽(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三脚架支撑(10),每个三脚架支撑(10)包括水平支撑杆和倾斜支撑杆,水平支撑杆与三脚架支撑水平端预埋铁块(15)连接,倾斜支撑杆与三脚架支撑倾斜端预埋铁块(16)连接,三脚架支撑水平端预埋铁块(15)和三脚架支撑倾斜端预埋铁块(16)均预埋在沉淀池池壁(17)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进水配水槽(5)内且靠近沉淀池池壁(17)内壁处设有进水配水槽壁板(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环形水槽,其特征在于:出水集水槽(7)内侧壁呈锯齿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54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椅支架抽牙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建筑模板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