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地下室空腹顶板的垂直运输吊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5730.8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0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胡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28;E04G2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型 地下室 空腹 顶板 垂直 运输 吊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地下室空腹顶板的垂直运输吊装装置,包括横梁、立柱、侧拉杆、斜拉杆、斜腹杆、衬板、吊环和起重器,立柱与横梁之间垂直连接,斜腹杆分别与立柱和横梁连接进行支撑加固,横梁上安装有吊环,吊环上设有起重器,立柱下端通过衬板固定在顶板混凝土结构上,立柱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侧拉杆连接、后侧与斜拉杆连接,侧拉杆和斜拉杆下端分别通过衬板固定在顶部混凝土结构上,衬板与顶板混凝土结构之间采用预埋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强,有利于降低吊装作业对空腹顶板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吊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地下室空腹顶板的垂直运输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室顶板采用空腹模盒楼板,由于大型地下室空腹顶板上荷载承受度较小,受荷载限制,吊装重型车辆或吊机难以靠近,在场地内实行垂直运输吊装困难较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吊装装置,以适用于大型地下室空腹顶板的垂直吊装运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地下室空腹顶板的垂直运输吊装装置,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强,降低吊装作业对空腹顶板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地下室空腹顶板的垂直运输吊装装置,包括横梁、立柱、侧拉杆、斜拉杆、斜腹杆、衬板、吊环和起重器,所述立柱与横梁之间垂直连接,所述斜腹杆分别与立柱和横梁连接进行支撑加固,所述横梁上安装有吊环,所述吊环上设有起重器,所述立柱下端通过衬板固定在顶板混凝土结构上,所述立柱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侧拉杆连接、后侧与斜拉杆连接,所述侧拉杆和斜拉杆下端分别通过衬板固定在顶部混凝土结构上,所述衬板与顶板混凝土结构之间采用预埋螺栓连接。
所述横梁、立柱、侧拉杆、斜拉杆和斜腹杆均为方形钢管,所述横梁与立柱之间垂直焊接,所述斜腹杆两端分别与横梁和立柱焊接,所述侧拉杆和斜拉杆上端分别与立柱焊接。
所述横梁设置于立柱的前侧且安装吊环的一端从顶板混凝土结构外沿伸出。
所述起重器为电动葫芦。
所述立柱、侧拉杆和斜拉杆的下端设有支座底板并分别通过支座底板与衬板焊接固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强,相对传统的桅杆吊装装置,有利于降低吊装作业对空腹顶板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原材料易得,加工、安装、拆卸简便,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柱与衬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大型地下室空腹顶板的垂直运输吊装装置,包括横梁1、立柱2、两根侧拉杆3、斜拉杆4、斜腹杆5、衬板6、吊环7和电动葫芦。
立柱2下端通过衬板6固定在顶板混凝土结构8上,如图3所示,立柱2的下端设有支座底板10,立柱2通过支座底板10与衬板6焊接固定,衬板6与顶板混凝土结构8之间采用预埋螺栓9连接固定。立柱2与横梁1采用方形钢管垂直焊接形成受力结构,横梁1一端与立柱2前侧连接,另一端从顶板混凝土结构8外沿伸出。斜腹杆5为方形管,分别与立柱2和横梁1焊接,起到内部支撑加固作用。横梁1的外侧端安装有吊环7,吊环7上设有电动葫芦,用以垂直吊装。
立柱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侧拉杆3焊接,后侧与斜拉杆4焊接。侧拉杆3和斜拉杆4均为方形钢管,下端分别通过衬板6固定在顶部混凝土结构8上,侧拉杆3和斜拉杆4的下端设有支座底板10,并分别通过支座底板10与衬板6焊接固定,衬板6与顶板混凝土结构8之间采用预埋螺栓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5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