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滴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6201.X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7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利永;贾书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9/02 | 分类号: | E04F19/02 |
代理公司: | 41102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顶盖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支撑板顶部 连接结构 盖板 槽体 槽体顶部 人工成本 施工过程 规整 滴水线 开口处 填入 原线 施工 体内 洁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水线,包括槽体,所述槽体顶部的开口处设有顶盖,所述槽体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左右两端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顶盖包括盖板、位于所述盖板左右两端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底部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底部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顶盖的设置,避免施工过程中将其他物质填入槽体内,施工完成后外观规整、洁净,节省原线槽施工后需清理的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水线。
背景技术
所有的建筑工程中均要涉及到滴水线施工工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不仅对建筑结构质量要求高,还对建筑造型设计及建筑产品施工后的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中檐口、窗过梁下口进行装饰面层施工时,为了阻止水由竖向墙面流到底侧墙面,常沿结构下部距结构拐角1-2cm处设置滴水线,阻断雨水沿板底进入室内墙体,现在的施工过程中,通常安装成品PVC敞口式滴水线,但由于其结构较小,抹灰、腻子、涂料施工时均会造成其槽内填满,其阻断水流作用不明显,必须安排人工清理,重复施工造成人工浪费,提高建筑的成本。
因此,提供一种可避免施工过程中滴水线槽损坏、填充、污染等问题的成品滴水线,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滴水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滴水线,包括槽体,所述槽体顶部的开口处设有顶盖,所述槽体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位于所述底板左右两端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顶盖包括盖板、位于所述盖板左右两端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底部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底部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连接槽和与所述连接槽配合的连接块,所述连接槽的横截面呈“凸”型,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底部,所述连接块的截面呈“凸”型。
所述连接槽的槽口向上。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均与所述盖板下表面连接。
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通气孔。
所述槽体、顶盖和连接块均采用PVC材料。
所述底板左右方向的宽为20mm,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竖直方向的高度为6mm,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竖直方向的高为2mm,所述底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厚度均为1.5mm,所述盖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厚度均为1mm。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顶盖的设置,避免施工过程中将其他物质填入槽体内,施工完成后外观规整、洁净,节省原线槽施工后需清理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底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盖板4、第三支撑板5、第四支撑板6、连接槽7、连接块8、透气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6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建筑装修用装饰条
- 下一篇:一种卡扣式顶角线及其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