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6422.7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7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谈源;李春惠;陈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12 | 分类号: | D03D49/12;D02J1/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纱装置,包括:集纱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集纱组件包括至少两平行设置的集纱杆,两集纱杆之间设有间隙以使纱线穿过,集纱杆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两集纱杆端部的固定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平行设置且分别与集纱组件的两固定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集纱杆结构以使纱线交叉穿过集纱杆,此时扁平纱线的平面与集纱杆的圆柱面贴合,不会发生瓷眼装置造成的加捻现象,使扁平纱线的展开效果更佳;同时集纱杆角度的改变,使处于同一个集纱组件上的扁平纱线在牵拉力和集纱杆柱面共同作用下依次靠近排列,使纱线排列更加均匀,减少纱线之间的孔洞,从而提高产品最终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纱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通常可以把碳纤维的结构看成两维有序的结晶和孔洞的组成,其中孔洞的含量、大小和分布对碳纤维的性能影响较大。碳纤维材料按照其规格分为:1K碳纤维布、3K碳纤维布、6K碳纤维布、12K碳纤维布、24K及以上大丝束碳纤维布。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均有使用,但因为成本和批量化生产效率的问题,迟迟没有大规模应用。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的应用是发展低成本复合材料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48K以上的碳纤维才称为大丝束碳纤维,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如汽车、轨道交通、风电叶片、能源建筑和体育用品等,大丝束碳纤维成为未来碳纤维发展的主流方向。
在制作碳纤维编织物时,一般要经过放卷、集纱、展纤编织工艺,然而由于碳纤维纱线为扁平纱线,在集纱过程中,现有技术中常规瓷眼集纱装置会导致扁平纱线加捻的现象,如图1所示,常规瓷眼为圆孔,当扁平纱线穿过瓷眼时其截面的两端受拉伸力以及瓷眼内壁的影响会往中间弯曲,这种现象会导致纱线的展平不均匀,从而大大影响碳纤维编织物的力学性能。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集纱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集纱装置,提高纱线的展平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纱装置,该装置包括:集纱组件、第一连接件 和第二连接件;
集纱组件包括至少两平行设置的集纱杆,两集纱杆之间设有间隙以使纱线穿过,所述集纱杆的两端设有用于固定两集纱杆端部的固定件;
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平行设置且分别与所述集纱组件的两固定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纱组件设有至少两组,并且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平行的方向上平行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两端的位置,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平行的方向;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固定于两支撑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两支撑件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由轻质型材构成,且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固定槽以安装所述第二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设置于支撑件的至少两个面上,用于与其他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卡块,所述卡块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且固定后的卡块与支撑件之间设有容纳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的空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与第二连接件平行的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64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香薰盒
- 下一篇:一种语文辅助阅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