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的钢筋笼振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7977.3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宇;李冲;张威;王创江;闫斌;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4;E02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灌注 护坡 桩加锚索 支护 钢筋 振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的钢筋笼振动设备,包括钢筋笼和震动装置,震动装置设置于钢筋笼的顶端,震动装置的底部设有压笼杆,压笼杆的顶端与震动装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压笼杆的底端嵌入于钢筋笼的内部,震动装置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一侧设有偏心轮,偏心轮和电动机的中间位置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与电动机的转子端固定连接,且偏心轮嵌套固定于传动轴的端部。具有能提护坡桩施工钢筋笼插入效率,节省作业时间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震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的钢筋笼振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兴建和地下空间的利用,刺激了深基坑工程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发展。新建的高层建筑多为较深的基础和多层地下室,基础埋深部分已达到15m以上,且其基坑附近多有管线、道路和建筑物,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及人员财产的安全,保证临近管线、道路和建筑物不受损害,通过不断应用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经长期探索和完善,总结形成了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施工工法。通过实际应用,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程工期,确保了基础工程安全施工,护坡桩施工采用先灌注混凝土后插入钢筋笼的施工工序,使用长螺旋钻机成孔,然后通过钻杆中心,边提钻边压灌超流态混凝土,水泥土阻力较大,依靠钢筋笼的自重下沉插入效率较低,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加快钢筋笼插入的震动设备称为了目前需要结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的钢筋笼振动设备,具有能提护坡桩施工钢筋笼插入效率,节省作业时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的钢筋笼振动设备,包括钢筋笼和震动装置,震动装置设置于钢筋笼的顶端,震动装置的底部设有压笼杆,压笼杆的顶端与震动装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压笼杆的底端嵌入于钢筋笼的内部,震动装置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一侧设有偏心轮,偏心轮和电动机的中间位置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与电动机的转子端固定连接,且偏心轮嵌套固定于传动轴的端部。
进一步的,钢筋笼由纵向受力筋和螺旋箍筋,螺旋箍筋缠绕于纵向受力筋外表面,钢筋笼的底部设有桩尖加强箍筋,桩尖加强箍筋和螺旋箍筋均与纵向受力筋焊接固定。施工中,利用钻机自备的主吊钩将钢筋笼竖直吊起,副吊钩将震动装置吊起置于使压笼杆穿入钢筋笼压笼杆顶部,安放钢筋笼时对准孔口,保持垂直居中,下放时通过钢筋笼自重插入桩孔混凝土内,当以自重插入的速度变慢时,启动震动装置的电动机带动偏心轮产生震动,通过压笼杆震动引导钢筋笼向下穿插,下沉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后关闭震动装置,吊钩向上收钢丝绳,提升压笼杆出桩孔后应及时用人工补充桩孔内混凝土,并用振捣棒将桩顶混凝土振捣密实,能提护坡桩施工钢筋笼插入效率,节省作业时间。
进一步的,震动装置侧面的两端均设有“U”型的吊耳,吊耳与震动装置通过紧定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吊耳使钻机自备幅钩能够勾起震动装置上吊。
进一步的,钢筋笼的顶端设有标高控制钢筋,标高控制钢筋与钢筋笼焊接固定。通过设置的标高控制钢筋观察下沉标高是否到达设计要求。
进一步的,传动轴上嵌套有转动轴承。通过设置的转动轴承减小传动轴转动时与震动装置壳体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的钢筋笼振动设备,与现有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的钢筋笼振动设备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具有能提护坡桩施工钢筋笼插入效率,节省作业时间的优点,具体体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7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