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配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8017.9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汪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配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配药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通孔设有分隔塞,所述第二腔体中设有活塞;所述分隔塞外径与所述连通孔内径相匹配,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二腔体内径相匹配;所述分隔塞和活塞穿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能传动所述分隔塞、活塞移动。有益效果是:无需注射器取液、注液,降低了被污染的可能;无需翻转、振动瓶体,就能从上部进行取液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西林瓶主要应用于抗生素类粉针制剂的盛装,但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注射液与药品分装,在实用过程中可能导致药品的污染,药品药效难以保证的现象。
临床中,对于一些特殊药物配置要求较高,并且存在一些问题:
人工配药容易对瓶体引发针刺伤;
人工配药反复使用注射器会污染药液,打破无菌环境;
人工配药需要在取溶剂和溶液时多次取样,增加了犯错的可能,降低了工作效率;
当注入的溶剂量错误时,会造成溶液的浓度错误,从而造成后面全部过程出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技术人员提出了新方案,如201120499894.5中所展示的技术,使得溶剂和溶质能够直接在西林瓶体内进行混合,无需注入等工序;
但是,其仅是简单的将溶剂和溶质设置在一个西林瓶两个腔体中,然后在需要时将分隔塞开启,使液体进入下部腔体从而实现混合,在溶质溶解过程中只能通过振荡加速溶解;因此,其依然存在的问题是混合后不易取液(混合液一般位于下部腔体中)、混合溶解不充分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药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装置混合后不易取液、并且溶质溶解不充分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配药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通孔设有分隔塞,所述第二腔体中设有活塞;所述分隔塞外径与所述连通孔内径相匹配,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二腔体内径相匹配;
所述分隔塞和活塞穿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能传动所述分隔塞、活塞移动。
优选的,所述活塞上表面中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径与所述分隔塞外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由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组成,所述第一传动杆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传动杆外径;
所述第二传动杆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腔体长度;所述分隔塞在所述第一传动杆上移动,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二传动杆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为丝杆。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一端穿过所述瓶体的瓶盖后设有旋转组件。
优选的,所述卡槽外围的所述活塞的上表面设有螺旋凸起。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分隔塞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为溶剂区,所述第二腔体为溶质区;初始状态中,所述溶质区为负压。
优选的,还包括配药机构,所述配药机构的中控器连接设有处理器、驱动器、取液器;所述取液器穿过所述瓶盖连通所述第一腔体。
优选的,所述驱动器连接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所述驱动器能双向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无需注射器取液、注液,降低了被污染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80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热渗透止痛贴
- 下一篇:一种具有药量指示功能的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