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袖卷边提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9673.0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4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姚林英;郝红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职业中学 |
主分类号: | D05B35/02 | 分类号: | D05B35/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袖卷边 提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袖卷边提速器,包括固定板;卷边定型部,包括由多段连续的弧形卷曲边构成的漩涡状本体,所述漩涡状本体具有一漩涡状的容置通道;所述漩涡状本体的最外层与所述固定板圆弧过渡,形成一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与所述容置通道的最外侧连通,衣片在经过卷边提速器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卷边定型器,自然向内卷曲相同的宽度,再经过机针缝制,一次成型,宽窄一致;简化装袖卷边工序,提高装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衣制备设备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袖卷边提速器。
背景技术
在衬衣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装袖卷边工艺将袖体与前片和后片缝合,装袖卷边卷边工艺是装饰工艺中所运用的一种技法,也是我国服装行业的传统工艺,将卷边技法巧妙地应用到服装中,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现有的装袖卷边工艺需要先将两块布料的反面相对,下层布料折转包住上层布料,缝一道0.7cm和1.3cm的线,两条线平行间距0.6cm,然后将上层布料向外折转后在车制一道缝合线,由此完成装袖卷边工序;然而传统的卷边工艺对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和熟练程度要求很高,要将所需卷边的衣片向内折一定的量,缉线时必须时刻注意宽度要保持一致,线的间距不均匀就会很容易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效果;并且操作者要进行三次车缝才能够完成这一装袖卷边工艺,其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袖卷边提速器,其意在简化装修工序,提高装袖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装袖卷边提速器,包括
固定板;
卷边定型部,包括由多段连续的弧形卷曲边构成的漩涡状本体,所述漩涡状本体具有一漩涡状的容置通道;所述漩涡状本体的最外层与所述固定板圆弧过渡,形成一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与所述容置通道的最外侧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漩涡状本体的最内层沿其轴向延伸出一引导部,所述引导部迫使布料沿所述容置通道的内壁贴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引导部包含一引导舌片,所述引导舌片具有一引导头部,所述引导头部的朝向背离所述固定板,所述引导头部与漩涡状本体轴线的最大距离不小于所述容置通道其出口侧的内壁与漩涡状本体轴线的最大距离。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引导舌片与所述引导头部之间具有一弧形的过渡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漩涡状本体由第一漩涡状本体和第二漩涡状本体组成,所述第一漩涡状本体的回转角度大于180°且小于270°,所述第二漩涡状本体由一平板组成,所述引导头部固设于所述第二漩涡状本体上,所述第一漩涡状本体与第二漩涡状本体的连接端圆弧过渡。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平板的宽度由容置通道的入口向出口侧逐渐减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漩涡状本体在其入口处具有一切口,所述切口将所述第二漩涡状本体的入口暴露设定长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切口使所述第一漩涡状本体在入口侧形成一螺旋状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衣片在经过卷边提速器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卷边定型器,自然向内卷曲相同的宽度,再经过机针缝制,一次成型,宽窄一致。
2、简化装袖卷边工序,提高装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第二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职业中学,未经平湖市职业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9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构件堆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壶过滤杯及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