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V值改善后的检测试剂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1351.X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3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施慧勇;高原;季岩福;林良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59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许玲爱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v 善后 检测 试剂 | ||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V值改善后的检测试剂条,包括长条形的本体,所述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系列独立的用于试剂存放并检测其物理化学性能的检测格,所述本体其中一端端部的检测格为透光率检测格,所述透光率检测格底面包括方形的光检测区和位于光检测区外侧的非功能区,所述光检测区的长宽尺寸均为3‑5mm,所述光检测区的厚度为0.25‑0.3mm,所述非功能区的厚度为0.35‑0.4mm。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结构的光检测区做改进,将原先平面结构的透光率检测格设计成阶梯面的结构,形成光检测区和非功能区两块区域,使得光检测区的壁厚减薄至0.25‑0.3mm相对原先厚度的光检测区而言减小了厚度和外形尺寸,使得试剂透光率的测量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剂条,尤其是涉及一种CV值改善后的检测试剂条。
背景技术
检测试剂条是目前对试剂检测的一种常用工具,其一般选用pp材质,其上并排设置有多个独立的检测格子,需要对试剂作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监测分析,其中有一项是对试剂作透光率的分析,现有行业中该处检测透光率的格子底面尺寸一般是8mm x10mm的平面,称为光检测区,其底部壁厚最薄只能做到0.48mm,主要是受注塑工艺中模具自身结构的限制,如果将底部壁厚设置成低于0.48mm在注塑过程中熔融塑料填充会有问题。而透光率的检测自然是光检测区的壁厚越小越好,因此如何在选用相同材质的基础上减小光检测区的壁厚是一直困扰这本行业技术人员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CV值改善后的检测试剂条,对现有结构的光检测区做改进,以更好更准确地检测试剂的透光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V值改善后的检测试剂条,包括长条形的本体,所述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系列独立的用于试剂存放并检测其物理化学性能的检测格,所述本体其中一端端部的检测格为透光率检测格,所述透光率检测格底面包括方形的光检测区和位于光检测区外侧的非功能区,所述光检测区的长宽尺寸均为3-5mm,所述光检测区的厚度为0.25-0.3mm,所述非功能区的厚度为0.35-0.4mm。
优选的,所述非功能区的外轮廓为方形,尺寸为8x10mm。
优选的,所述光检测区的CV值小于等于5%。
本发明对现有结构的光检测区做改进,将原先平面结构的透光率检测格设计成阶梯面的结构,形成光检测区和非功能区两块区域,这两块区域在注塑过程中分别由两部分独立的镶件连接在模具上完成产品的注塑和开合模,通过这种结构的改进可以使得光检测区的壁厚减薄至0.25-0.3mm相对原先厚度的光检测区而言减小了厚度和外形尺寸,同时配合非功能区的结构,可以顺利注塑生产出来,使得试剂透光率的测量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透过率检测格的仰视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本体;2—检测格;21—透光率检测格;3—光检测区;4—非功能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透过率一种CV值改善后的检测试剂条,包括长条形的本体1,所述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系列独立的用于试剂存放并检测其物理化学性能的检测格2,所述本体1其中一端端部的检测格2为透光率检测格21,所述透光率检测格21底面包括方形的光检测区3和位于光检测区3外侧的非功能区4,所述光检测区3的长宽尺寸均为3-5mm,所述光检测区3的厚度为0.25-0.3mm,所述非功能区4的厚度为0.35-0.4mm,所述非功能区4的外轮廓为方形,尺寸为8x10mm,所述光检测区3的CV值小于等于5%,可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的功能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1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雷装置系统监测仪
- 下一篇:生活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