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炉导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1888.6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4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东;刘一华;徐中伟;王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色工业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4 | 分类号: | C23C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炉导风 结构 | ||
1.一种氮化炉导风结构,包括冷却组件和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的一端外侧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两个正方形端板、两个天圆地方管、两个法兰套、多个冷却管和一个水冷组件;两个所述正方形端板的外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天圆地方管,两个所述天圆地方管的外端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法兰套,两个所述正方形端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横向分布的冷却管;多个所述冷却管的外部设置有水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包括套筒、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套筒套设在多个冷却管的外侧,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正方形端板的内侧平面上,所述套筒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套筒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其中一个法兰套的外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内板、外板、外套筒、外端板、内套筒、内端板、插板和气缸;所述外板的内侧设置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内端固定有内端板,所述内端板的内侧端面固定在其中一个法兰套的外侧端面上;所述外板的外侧内部设置有内板,所述内板的外侧设置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外端固定有外端板;所述插板可滑动的设置在内板和外板之间,所述内板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且竖直分布的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均固定在插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炉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端板的外侧平面上开设有多个竖向等间距分布的通孔单元,每个所述通孔单元包括多个横向等间距分布的通孔;每个正方形端板上的所述通孔单元的数量与每个通孔单元中的所述通孔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在两个正方形端板上的相互对应的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炉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上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内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翻边,所述内板的下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三翻边,所述外板的上侧边缘向内形成有第四翻边,所述外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五翻边,所述外板的下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六翻边,两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五翻边的内侧,所述第三翻边固定在第三翻边的上侧,从而将所述内板固定在外板的外侧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炉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的上侧边缘向外形成有第七翻边,所述第七翻边的宽度与第一翻边的宽度相互配合,所述第七翻边的外侧边缘向下形成有第八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炉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气缸分别固定在第一翻边的下侧侧面上并分别位于外套筒的两侧;两个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均向上穿过第一翻边并均固定在第七翻边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炉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外侧平面上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外套筒的内端向外形成有第一扩径边,所述第一扩径边固定在内板的外侧平面上并与第一圆孔同心设置,所述外套筒的外端向外形成有第一凸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炉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内侧平面上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与第一圆孔的内径相同;所述内套筒的外端向外形成有第二扩径边,所述第二扩径边固定在外板的外侧平面上并与第二圆孔同心设置,所述内套筒的外端向外形成有第二凸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炉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的下侧中部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弧度与第一圆孔的内径相互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色工业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色工业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18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验科用血液摇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钛白粉输送带用进料拦截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