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绝缘电源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2650.5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3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唐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耀德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02;H01B7/38 |
代理公司: | 11572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绝缘 连接座 连接机构 双层绝缘 电源线 连接槽 本实用新型 底面 烧坏 热量聚集 导体 管连接 外绝缘 顶面 电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绝缘电源线。所述双层绝缘电源线包括外绝缘管;第一内绝缘管;第二内绝缘管;所述第二内绝缘管的内部设有第二导体;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且所述第一连接座设于所述第一内绝缘管的底面;所述第二连接座设于所述第二内绝缘管的顶面;所述第二连接座的表面开有连接槽,且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面设有与连接槽配合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槽配合用以将第一内绝缘管和第二内绝缘管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绝缘电源线,第一内绝缘管和第二内绝缘管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能够避免两个内绝缘管直接接触,避免热量聚集过大导致电线烧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绝缘电源线。
背景技术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通常AC电源线是通过电压较高的交流电的线材;电源线的结构主要要外护套、内护套、导体,常见的传输导体有铜、铝材质的金属丝等。
当前的电源线主要将两个线条铰绕在一起,缠绕在一起的线条会使得两个线条的热量聚集在一起,容易使得线缆内热量过高,导致电源线烧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双层绝缘电源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导线保护效果好的双层绝缘电源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绝缘电源线包括:外绝缘管;第一内绝缘管,所述第一内绝缘管设于所述外绝缘管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内绝缘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导体;第二内绝缘管,所述第二内绝缘管设于所述外绝缘管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内绝缘管、所述第二内绝缘管相互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内绝缘管的内部设有第二导体;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且所述第一连接座设于所述第一内绝缘管的底面;所述第二连接座设于所述第二内绝缘管的顶面;所述第二连接座的表面开有连接槽,且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面设有与连接槽配合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槽配合用以将第一内绝缘管和第二内绝缘管连接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绝缘管的外壁等距开有若干个切割槽,且所述切割槽为弧形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内绝缘管、所述第二内绝缘管之间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有第一螺纹槽,且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部开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与所述第一螺纹槽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中心线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槽、第二螺纹槽的内部伸入有锁紧螺钉,且所述锁紧螺钉用以将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座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座的表面中心处设有配合条,且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部开有与配合条相互套接的配合槽。
优选的,所述配合条、所述第一连接座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的长度均与所述第一内绝缘管的长度相同,且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厚度相同。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绝缘电源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绝缘电源线,第一内绝缘管和第二内绝缘管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能够避免两个内绝缘管直接接触,避免热量聚集过大导致电线烧坏;第一连接座可嵌入到第二连接座内,连接块套接在连接槽内,能够使得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快速套接和分离,从而便可快速分离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无需再使用刀切割连接机构,实现快速接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绝缘电源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内绝缘管与连接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耀德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耀德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2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