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于调节触控精度的红外触控玻璃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6198.X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0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卢璋;余启明;吴章祥;胡东伟;黄双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程捷;杨慧娟 |
地址: | 35321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 粘贴 玻璃安装结构 红外线发射管 红外线接收管 红外滤光条 玻璃基准 组装 本实用新型 触控灵敏度 红外发射光 红外光通道 红外接收光 防水防尘 红外对管 触控屏 防干扰 支撑框 盖板 贴合 密封 嵌入 触摸 玻璃 屏幕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调节触控精度的红外触控玻璃安装结构,其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分别粘贴于玻璃基准板正面的四周,在粘贴时即可调整触控效果,并且红外发射光路以及红外接收光路均落于红外滤光条的红外光通道内,使得红外触控玻璃的触摸高度等同于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的半径,提升了触控灵敏度;红外触控屏粘贴好后直接嵌入屏幕支撑框表面,不但组装便捷还保证了组装一致性,红外滤光条、盖板以及玻璃基准板的贴合还实现了红外对管的密封,起到防水防尘防干扰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触控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调节触控精度的红外触控玻璃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红外触控一体机中红外触控组件的安装结构如中国专利号201020679896.8公开的一种红外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结构件所示,红外线发射/接收管组垂直焊接固定在相应的印刷线路板上,其中边框设有用于发射、接收红外线的开口通道,印刷线路板与边框的开口通道的开口方向相垂直并嵌入到四周边的铝框槽内,且红外线发射/接收管组的各发射/接收管的管端头正对边框的开口通道,透光防尘条固定在边框的开口通道处。该方案的缺陷在于:
1、四周边框在组合过程会产生组合扭曲角度差异,红外灯条的印刷线路板在插入铝框槽的过程的松紧度也会产生精度差异,太紧导致难以插入,太松会导致屏幕振动时红外信号发生抖动;
2、在外置组合铝框未嵌入触控屏幕玻璃前,手无法触摸,无法知道也无法调整触控效果。但在嵌入触控屏幕玻璃后开始调整又会因为红外灯条已插入到组合外置铝框内而难以调整,导致量产及维修时要调整红外触摸屏的触摸效果时困难又耗时,而且每一台触摸的效果还不一样,组装一致性差;
3、透光防尘条与边框的插接结构也导致透光防尘条密封性差,容易漏水进尘,从而导致红外线发射/接收管的灯头容易发雾粘尘,印刷线路板受潮容易短路,并且插槽底边的存在还增加了主框体的厚度,水平光轴和触摸玻璃的垂直高度越高触摸灵敏度越差越不精准,容易产生触控精度飘浮、触感提前或滞后的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市面上的红外对管的发射光路和接收光路的光轴线很难做到都在平面水平的光轴线上,而且距离触摸玻璃的高度也高于电容屏的垂直高度距离,导致触感或快或慢,触感不顺滑;而电容触控在手触摸到电容触控玻璃的任一表面时,手指和贴在玻璃下面的电容感应膜线路的距离都相同的,触摸感应的反应时间快而且一致。因此传统的红外触控模组虽然造价比电容式触控屏低廉,但灵敏度与电容触控屏仍存在较大差距。鉴于此,市场急需一种组装时易于调整触控效果、使用时触控精度高且更轻薄的红外触控产品,在保持红外触控的低价优势外让红外触控进一步接近电容触控的水平是红外触控领域重要的研发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红外触控屏安装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于调节触控精度的红外触控玻璃安装结构,其包括玻璃基准板、红外触控模组以及屏幕支撑框,所述红外触控模组包括垂直围设在玻璃基准板的四周的电路板,每块电路板边缘焊接有红外对管之一,相对的电路板之间的红外线发射管以及红外线接收管一一对应;所述红外对管均使用固态紫外线柔性胶(solid ultraviolet flexible adhesive,简称SUFA)粘贴于玻璃基准板正面四周并与玻璃基准板形成红外触控玻璃,所述屏幕支撑框的正面开设有屏幕安装台,所述屏幕安装台与屏幕支撑框外侧框之间开设有沉槽,装配后,红外触控玻璃的玻璃基准板放置于屏幕安装台上并与屏幕安装台粘接固定,红外触控玻璃的电路板插设于沉槽内;所述红外对管的相对侧均安装有红外滤光条,所述红外滤光条的高度不小于红外线发射管到玻璃基准板正面的高度,所述红外滤光条的底部使用固态紫外线柔性胶与玻璃基准板的正面粘接固定,红外滤光条的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印刷有不透红外光油墨,两道不透红外光油墨之间为透明、狭窄的红外光通道,各红外线发射管的水平出射光路以及与该红外线发射管相对的红外线接收管的水平入射光路均落于所述红外光通道内;红外对管的上方均安装有不透光的盖板,所述盖板分别与屏幕支撑框以及与该盖板同侧的红外滤光条粘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61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