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湿两用制砂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6300.6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8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卢洪波;廖清泉;鲁银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09 | 分类号: | B02C13/09;B02C13/286 |
代理公司: | 41109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转子主轴 本实用新型 出料区 进水管 制砂机 锤盘 锤头 锤轴 内壁 排料 制砂 篦板 破碎机 电动机连接 壳体下半部 干湿两用 进料口处 反击板 进料口 破碎腔 上半部 锤式 干式 均布 湿式 装设 体内 | ||
一种干湿两用制砂机,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转子主轴,转子主轴与壳体外的电动机连接,转子主轴上设置有锤盘,锤盘上均布有锤轴,锤轴上装设锤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区,在进料口处的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锤头与壳体之间为破碎腔,在壳体的上半部内壁上设置有反击板,在壳体下半部内壁上设置有排料篦板,排料篦板与出料区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进水管,破碎机可以干式制砂,也可以湿式制砂。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中小型的锤式制砂机,一般产量不宜超过100t/h。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砂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湿两用制砂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骨料行业,人工机制砂是非常重要的建筑骨料,机制砂是靠破碎机超细破碎得到的,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破碎机抽砂,均是采用干式制砂,就是说,进入破碎机的石料几乎不含水分,靠破碎机的锤头打击石料获得较小的颗粒,但是固体物质从排料篦板排出是非常 不容易的,于是排料篦板的篦缝就会比所要的砂子的颗粒大的多,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从破碎机出来的颗粒,有许多是要大于要求的5mm的颗粒就不是砂子了,它需要用筛分设备将大于5mm的这部分颗粒筛分出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湿两用制砂机,该实用新型解决了一台破碎机可以干式制砂,也可以湿式制砂的问题。湿式制砂就是在破碎石料的同时,将大量的水灌入破碎机破碎腔,使被破碎的石料由固体变为液体,更容易通过排料篦板排出破碎机,这时篦板的篦缝可以按要求设置符合机制砂的料径要求的圆孔型,从破碎机出来的颗粒完全符合机制砂的粒径要求而不用筛分。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干湿两用制砂机,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转子主轴,转子主轴与壳体外的电动机连接,转子主轴上设置有锤盘,锤盘上均布有锤轴,锤轴上装设锤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区,在进料口处的壳体上设置有进水管,锤头与壳体之间为破碎腔,在壳体的上半部内壁上设置有反击板,在壳体下半部内壁上设置有排料篦板,排料篦板与出料区相对应。
为获得较高的成砂率和出砂的速度,所述锤头末端的运动轨迹与排料篦板之间的间隙为5-10mm。
上述干湿两用制砂机,所述锤盘上以转子主轴为中心向锤盘外辐射设置若干个锤轴安装孔,锤轴安装在锤轴安装孔内。
湿式制砂时,所述排料篦板上的篦缝为圆孔,为获得100%的成砂率,排料篦板的篦缝设计成密集布排的5mm直径的圆孔。
干式制砂时,所述排料篦板上篦缝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孔宽为12mm,排料篦板9的篦缝设计的又长又宽。
本实用新型转子主轴的转速与电动机的转速同步,本制砂机采用的锤头线速度是56m/s,锤头的转速接近于电动机转速,其目的是获得更高的成砂率,同时为砂子从排料篦板顺利排出提供更高的动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进水管,破碎机可以干式制砂,也可以湿式制砂。湿式制砂就是在破碎石料的同时,将大量的水灌入破碎机破碎腔,使被破碎的石料由固体变为液体,更容易通过排料篦板排出破碎机,这时篦板的篦缝可以按要求设置符合机制砂的料径要求的圆孔型,从破碎机出来的颗粒完全符合机制砂的粒径要求而不用筛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中小型的锤式制砂机,一般产量不宜超过100t/h。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干式制砂的排料篦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纵向剖视图。
图4 是湿式制砂的排料篦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纵向剖视图。
图6是锤头与排料篦板的间隙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6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