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6991.X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0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瑛;张旭;陈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笑笑;吴敏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单元 驱动管 开关电路 驱动电路 支路 耦接 控制端 驱动能力 输出控制 依次串联 栅极耦接 时钟线 数据线 并联 导通 电阻 灵活 | ||
一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结构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相同的第二驱动单元,以及与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均耦接的控制单元,其中:第一驱动单元,包括M个并联的支路,每一条支路均包括依次串联的电阻、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以及驱动管,第一驱动单元中每一条支路上的驱动管的栅极与数据线耦接;第二驱动单元中每一条支路上的驱动管的栅极与时钟线耦接;控制单元,与第一驱动单元中每一条支路上的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以及驱动管的栅极、第二驱动单元中每一条支路上的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以及驱动管的栅极耦接,适于输出控制信号以调整第一驱动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的导通支路。上述方案能够灵活地调整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内部整合电路(Inter Integrated Circuit,I2C)应用系统中,I2C通常作为通用的数据传输接口。在芯片外部外接有两个上拉电阻作为I2C的驱动电路。
现有技术中,由于上拉电阻的阻值固定,导致I2C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固定,不能够自由配置,导致驱动能力的配置不够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I2C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固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包括:与数据线耦接的第一驱动单元、与时钟线耦接且结构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相同的第二驱动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均耦接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M个并联的支路,每一条支路均包括依次串联的电阻、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以及驱动管,其中:每一条支路上的电阻的第一端均输入电源电压,每一条支路上的电阻的第二端均与相应支路上的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耦接;每一条支路上的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二端均与相应支路上的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耦接;每一条支路上的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均与相应支路上的驱动管的漏极耦接;每一条支路上的驱动管的源极均与地耦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中每一条支路上的驱动管的栅极与所述数据线耦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中每一条支路上的驱动管的栅极与所述时钟线耦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能力以及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能力均与导通的支路的个数及导通支路上电阻的阻值相关,且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导通支路相同;M≥2;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中每一条支路上的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中每一条支路上的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以及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耦接,适于输出控制信号以调整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导通支路。
可选的,所述每一条支路上的电阻均为芯片内置电阻。
可选的,第j条支路上的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j条支路上的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j条支路上的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j条支路上的驱动管的漏极耦接;所述第j条支路上的驱动管的源极与地耦接;1≤j≤M。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寄存器,与所述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中每一条支路上的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以及驱动管的栅极、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中每一条支路上的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以及驱动管的栅极均耦接;所述控制单元,还适于控制所述寄存器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中不同支路上的电阻的阻值各不相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中不同支路上的电阻的阻值各不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中不同支路上的电阻的阻值均相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中不同支路上的电阻的阻值均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中均包括M个并联的支路,且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能力与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能力与导通支路的个数以及导通支路上电阻的阻值相关。控制单元通过输出控制信号,调整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的导通支路,从而实现对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的调整,能够灵活配置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69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