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面标高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7863.7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2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武立现;韩友明;黄勇;王英;段荣亮;孙成翔;张浩;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0 | 分类号: | E04G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高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板面标高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号固定板,一号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上端设置有内伸缩杆,所述内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一号固定板的前端设置有二号固定板,所述一号固定板与二号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底板,底板的上端靠近一号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竖向固定杆;所述外套管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阀。板面标高控制装置,楼板标高控制比较精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且不用搬动刮杠,比较省力,可以使生产出的楼板质量更好,这种板面标高控制装置将会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板面标高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楼板是楼板层中的承重部分,它将房屋垂直方向分隔为若干层,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衬板承重的楼板等几种形式,通常在模具内对楼板进行生产,通过板面标高控制装置对楼板的厚度进行控制。
现有的板面标高控制装置有一些缺点,第一,楼板厚度控制不精确;第二,生产过程中楼板板面找平比较麻烦,且费力;第三,施工后成品的表观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板面标高控制装置,要解决现阶段楼板厚度控制不准确、楼板找平困难、成品表观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板面标高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号固定板1,一号固定板1的两端设置有外套管2,所述外套管2的上端设置有内伸缩杆3,所述内伸缩杆3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设置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内侧设置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上端靠近固定块4的一侧设置有把手7,所述一号固定板1的前端设置有二号固定板5,所述一号固定板1与二号固定板5的下端设置有底板17,底板17的上端靠近一号固定板1的一侧设置有竖向固定杆11;
所述外套管2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阀14。
进一步,所述一号固定板1的内部设置有二号卡槽13,所述二号固定板5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卡槽12,所述二号固定板5通过二号卡槽13与一号固定板1活动连接;
所述一号固定板1、二号固定板5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底板17的内部设置有通槽18,所述一号固定板1、二号固定板5的下端外表面均通过通槽18与底板17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一号固定板1与二号固定板5互相垂直。
进一步,所述外套管2的外表面与一号固定板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伸缩杆3的下端设置在外套管2的内部,所述内伸缩杆3下部的外表面通过调节阀14与外套管2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4的下端外表面与内伸缩杆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滑块6的外表面通过滑槽15与固定块4活动连接,所述把手7的下端外表面与滑块6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的下端设置有刮杠8,所述刮杠8的上端外表面与滑块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二号固定板5的内部设置有通孔9,所述通孔9的内部设置有钢筋10,所述钢筋10通过通孔9与二号固定板5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11的下端外表面与底板1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滑块6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气泡式水平计。
进一步,固定杆11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16。
进一步,所述内伸缩杆3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内伸缩杆3呈矩形阵列排布。
进一步,所述固定杆11的外侧设置有丝线;固定杆11的数量为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7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北斗监测接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漆包线废气处理的催化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