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8564.5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8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金丰年;刘洋;周健南;范华林;王鹏;陈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12 | 分类号: | E04H9/12;E21D1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抗震 结构 | ||
1.一种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毛坯拱(1)、UHTCC加固层(2)和聚脲加固层(3);所述毛坯拱(1)内侧面向内凹陷形成若干粘结槽(14),所述UHTCC加固层(2)通过界面粘结配合机械锚固的方式固定在毛坯拱(1)的内侧面,并与毛坯拱(1)形成拱芯,所述聚脲加固层(3)喷涂在拱芯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坯拱(1)包括预埋锚固件(11)、依附钢筋主体(12)和混凝土主体(13);所述混凝土主体(13)将预埋锚固件(11)和依附钢筋主体(12)包裹在内部,所述预埋锚固件(11)一端与依附钢筋主体(12)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混凝土主体(13)的内侧面,若干预埋锚固件(11)在混凝土主体(13)内呈轴对称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锚固件(11)为由内螺纹圆管(15)和圆形钢片(16)固定连接组成的T型紧固件;所述内螺纹圆管(15)外侧设有向靠近圆形钢片(16)方向延伸的棘齿(17),所述圆形钢片(16)与依附钢筋主体(12)固定连接,内螺纹圆管(15)一端伸出混凝土主体(13)的内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依附钢筋主体(12)包括沿毛坯拱(1)周向设置的环向上层钢筋与环向下层钢筋、沿毛坯拱(1)轴向设置的纵向上层钢筋与纵向下层钢筋和毛坯拱(1)径向设置的径向钢筋;所述纵向上层钢筋位于环向上层钢筋的下侧并与环向上层钢筋焊接、纵向下层钢筋位于环向下层钢筋的上侧并与环向下层钢筋焊接;所述径向钢筋两端分别与环向上层钢筋和环向下层钢筋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钢片(16)上对称地分布着四个绑扎孔(18),圆形钢片(16)通过钢丝穿过绑扎孔(18)绑扎在环向下层钢筋与环向下层钢筋的交叉点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HTCC加固层(2)包括材料层(21)和锚固垫条(22);所述锚固垫条(22)上设有锚固孔(23),锚固孔(23)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依次穿过锚固孔(23)和材料层(21)后与内螺纹圆管(15)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毛坯拱(1)内侧面的若干粘结槽(14)呈轴对称式分布,毛坯拱(1)内侧面做凿毛处理;所述材料层(21)外侧面形状与毛坯拱(1)内侧面形状相匹配,材料层(21)通过界面粘结剂与毛坯拱(1)内侧面粘接,并包裹住内螺纹圆管(15)伸出毛坯拱(1)内侧面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层(21)平均厚度为毛坯拱(1)平均厚度的10%~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加固层(3)包括底漆层(31)和涂料层(32);所述底漆层(31)喷涂在拱芯外表面,并根据底材的不同分别采用与混凝土匹配的底漆和与UHTCC匹配的底漆;所述涂料层(32)喷涂在底漆层(31)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承载抗震塌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层(32)的厚度为材料层(21)平均厚度的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85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肠道菌群核酸提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