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离合器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8589.5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0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徐耿;孔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4 | 分类号: | F16D48/04;F15B15/28;F15B13/044;F16J10/02;F16J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助力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助力器领域,公开了电控离合器助力器,其包括缸体(2),缸体(2)内安装有将缸体(2)内腔分隔的活塞(1),活塞(1)上安装有磁铁(3),还包括控制器(5),缸体(2)上安装有霍尔传感器(10),霍尔传感器(10)感应磁铁(3)在缸体(2)内的移动并形成位置信号发送给控制器(5),还包括第一电磁阀(6)和第二电磁阀(7),控制器(5)控制第一电磁阀(6)和第二电磁阀(7)的工作。本实用新型霍尔传感器可实时精准监测缸体内的活塞位置,由TCU控制器控制常闭式高频电磁阀通电或断电,实现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其工作响应快速、精准度高、换挡舒适性和平顺性高、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助力器领域,尤其涉及了电控离合器助力器。
背景技术
为便于驾驶员操纵换挡,在驾驶室内设有离合器踏板机构,踩下踏板,驱动离合器总泵和离合器助力器进行气压助力,使得离合器分离,然后驾驶员才能实现手动换挡以提高或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
目前商用车离合器助力器主要通过制动液和压缩空气两种介质共同作用:通过踩下离合器踏板,将离合器总泵内的制动液推入离合器助力器,使制动液产生液压力,然后液压力会打开离合器助力器的阀门,压缩空气通过阀门进入离合器助力器进行助力分开离合器。这种工作方式的离合器助力器在市场上故障率普遍较高,而且严重影响了司机的驾驶舒适性。产品的维修困难,所使用的制动液也会导致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AMT电控离合器助力器,在不使用制动液和驾驶员操纵离合器踏板的情况下,自动控制压缩空气进入或排出离合器助力器气缸,来实现离合器的自动分离和结合。
目前,一种汽车电控自动离合器助力装置,专利号为200910066589.4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电机或电磁等驱动方式,对离合器分离与结合的位移和速度进行实时控制,极大地提高了自动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但还存在无法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助力器进排气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助力器进排气的缺点,提供了电控离合器助力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电控离合器助力器,包括缸体,缸体内安装有将缸体内腔分隔的活塞,活塞将缸体分隔为A腔和B腔,活塞上安装有磁铁,还包括控制器,缸体上安装有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感应磁铁在缸体内的移动并形成位置信号发送给控制器,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控制A 腔和B腔的进气,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工作。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为常闭式高频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阵列分布在缸体上,缸体内设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连通缸体的进气端和A腔,第二气道连接A腔和B腔,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并联安装在第一气道上,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并联安装在第二气道上。
作为优选,第一电磁阀的阀门口大于第三电磁阀的阀门口,第二电磁阀的阀门口大于第四电磁阀的阀门口。
作为优选,缸体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有四个,四个安装槽关于缸体的轴向对称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安装在安装槽内,还包括与安装槽配合的盖板,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通过盖板密封在安装槽中。
作为优选,缸体包括相互连接且同轴设置的前缸体和后缸体,前缸体的直径大于后缸体的直径,活塞包括相互连接且同轴设置的前活塞和后活塞,前活塞与前缸体内壁配合,后活塞与后缸体内壁配合,A腔和B腔分别为前缸体被前活塞分隔出的右侧腔体和左侧腔体。
作为优选,后活塞中安装有两个铁棒,磁铁安装在两个铁棒之间,霍尔传感器安装在后缸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85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