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0535.8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6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卫伟;周伟;冯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11/02;E03B7/07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罗继元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绿色 建筑 屋顶 雨水 收集 再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节能的用于绿色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它包括集水装置、集控室、蓄水箱和清水箱;所述集水装置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上的电控转盘,通过电动伸缩杆及固定杆倾斜设置于电控转盘上的集水板,设置于电控转盘上的蓄水槽;所述集控室设置于建筑屋顶的下方;所述蓄水箱和清水箱设置于集控室内,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清水箱内设置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蓄水槽通过雨水收集管道连通蓄水箱,且所述雨水收集管道上装配雨水电控阀门;所述蓄水箱通过雨水输入管道连通清水箱,且所述雨水输入管道上装配提升泵;所述清水箱通过净水输出管道连通楼层供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来水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在雨天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脸盆或者瓦罐放置在屋檐脚收集雨水,方便人们的使用,随着自来水的普及,人们已经不需要这种原始的雨水收集方式来提供家庭用水。但是,水资源作为人们越来越紧缺的资源之一;而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而现有的屋顶雨水收集和净化以及使用时需要使用大量电气设备,从而使得人们收集雨水的使用成本大大增加,且现在的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和建筑体没有实现结合上的完整性,需要进一步优化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用于绿色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集水装置、集控室、蓄水箱和清水箱;所述集水装置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上的电控转盘,通过电动伸缩杆及固定杆倾斜设置于电控转盘上的集水板,设置于电控转盘上、位于集水板较低一端下方的蓄水槽;所述集控室设置于建筑屋顶的下方;所述蓄水箱和清水箱设置于集控室内,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清水箱内设置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蓄水槽通过雨水收集管道连通蓄水箱,且所述雨水收集管道上装配雨水电控阀门;所述蓄水箱通过雨水输入管道连通清水箱,且所述雨水输入管道上装配提升泵;所述清水箱通过净水输出管道连通楼层供水系统,且所述净水输出管道上装配增压泵,所述净水输出管道与各楼层供水管连接处均设置楼层电控阀门;所述蓄水箱一侧通过自来水供应管道连通自来水管道系统,且所述自来水供应管道上装配自来水电控阀门;所述集控室内装配有雨水控制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信号连接雨水控制器,所述雨水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控转盘、电动伸缩杆、雨水电控阀门、自来水电控阀门、提升泵、增压泵和楼层电控阀门。
优选的是,所述雨水电控阀门、自来水电控阀门和楼层电控阀门均为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建筑体内设置雨水控制器,通过多个管道铺设,更多利用雨水自流的特点完成净化和收集的功能,做到真正节能、环保、高使用寿命、低成本的特点。整个建筑体内的雨水收集再利用都由雨水控制器进行控制,完成收集、净化、供水、补水、安全保护等功能;将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与建筑体相互配合,通过此种水循环运转的方式,完善了建筑内部绿色供水的水循环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集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集水板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0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尺棒材自动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绵城市道路下沉绿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