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幼儿裤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3025.6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3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坚宁;刘长树;李红霞;李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芙儿优婴童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1/00 | 分类号: | A41D11/00;A41D27/00;A41D31/14;A41D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幼儿 裤子 | ||
一种婴幼儿裤子,涉及婴幼儿用品领域,包括裤体、裤腿,所述裤体包括能够开合的前裤体、后裤体和腰头;前裤体包括第一前裤体、第二前裤体,上述第一、二前裤体相互分离;所述第一、二前裤体在相邻的一侧能够重叠,其在对应所述腰头的位置设有用于相互粘结的魔术贴,第一、二前裤体在相互重叠的区域内至少包括一个用于固定第一、二前裤体的四合扣;所述后裤体包括第一后裤体、第二后裤体和臀部区;所述臀部区正对着婴幼儿臀部,其采用透气散热面料制成;所述第一前裤体与第二后裤体连接,所述第二前裤体与第一后裤体连接。本申请提供一种婴幼儿裤子,既保护了婴幼儿臀部,其臀部处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散热性,同时穿脱方便,能够进行裤腰腰围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裤子。
背景技术
婴幼儿,婴儿和幼儿的统称,一般是指0-3岁的小龄孩子,其中婴儿生长发育得特别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现在绝大多数新生婴幼儿都是穿着尿不湿的。新生婴幼儿代谢旺盛,婴幼儿臀部是散热最旺盛的部位,为了方便频繁给婴幼儿换尿布,6个月之前的婴幼儿的裤子多采用开裆裤,其使得婴幼儿臀部露出来,臀部容易直接吹风受凉,整体上也不够美观,另外其裤腰封死,穿脱时不够便利,同时由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现有的婴幼儿裤子无法根据婴幼儿实际身体发育状况进行裤腰腰围调整。
公开号CN202932077U,名称为:一种方便穿脱的婴儿裤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方便穿脱的婴儿裤,包括婴儿裤本体,所述婴儿裤本体从裆部到裤脚缝合连接,婴儿裤本体外侧从腰部到裤脚分别设有互相配合使用的拉合装置。该婴儿裤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外形美观,但是针对如何解决婴幼儿臀部散热透气问题,其并没有提出改进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婴幼儿裤子,既保护了婴幼儿臀部,其臀部处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散热性,同时穿脱方便,能够进行裤腰腰围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婴幼儿裤子,包括裤体、裤腿,所述裤体下端两侧各连接有一所述裤腿;
所述裤体包括位于前面的能够开合的前裤体、在后面的封闭的后裤体和腰头,所述前、后裤体的顶部围成开口式的环形腰头,所述前裤体底部裤裆处为开口,前裤体底部裤裆处设为开口,由于其与臀部区相邻,在解决婴幼儿臀部的散热透气问题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由于婴幼儿裆部也是散热很旺盛的部位,该处开口设计可对婴幼儿裆部散热透气起到积极作用;
所述前裤体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前裤体、在右侧的第二前裤体,上述第一、二前裤体相互分离;所述第一、二前裤体在相邻的一侧能够重叠,其在对应所述腰头的位置设有用于相互粘结的魔术贴,所述第一、二前裤体在相互重叠的区域内至少包括一个用于固定第一、二前裤体的四合扣;
所述后裤体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后裤体、在右侧的第二后裤体和臀部区,所述臀部区与左右两侧的第一、二后裤体连接;所述臀部区正对着婴幼儿臀部,其采用透气散热面料制成;
所述第一前裤体与第二后裤体连接,所述第二前裤体与第一后裤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臀部区布满有微小网孔,网孔大小为φ1-5mm,网孔密度为4-10个/cm2。采用该规格的透气性好的网眼面料,在保证面料的透气性,同时不影响臀部区的牢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裤体、第二前裤体在相互重叠的一侧边沿均包裹有包边。
进一步地,所述四合扣的数量为一个,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前裤体、第二前裤体上的包边交叉处。
进一步地,所述臀部区的面料采用中空纤维。中空纤维材质的臀部区,其本身不吸水,保持局部干爽,同时中空纤维能更快的导出多余的热量,保证臀部位置的干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芙儿优婴童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芙儿优婴童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3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