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3869.0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8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樊婷婷;郭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清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仁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01 | 代理人: | 周斌;郭杨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污染 海绵 城市 雨水 处理 系统 | ||
1.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头削减系统、管网分流系统、过程截留系统和末端净化系统,源头削减系统利用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相应绿色设施分别削减初期面源雨水径流中由城市里的屋面雨水组成的第一类雨水径流和由车行道、人行道、广场和停车场的雨水组成的第二类雨水径流的径流总量及其污染物,消纳设计降雨量以内的大部分雨水,并补充地下水;管网分流系统,包括地表用于调节洪峰径流的分流装置及连接分流装置并分别对应两类雨水径流的城市收集管网,用于将削减后超出设计降雨量的第一类雨水径流和第二类雨水径流分别引入不同的城市收集管网;过程截留系统,包括设置在城市收集管网前端的截留设施,用于将两类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在进入相应城市收集管网前得以去除;末端净化系统,包括第一类雨水径流回用处理系统和第二类雨水径流净化排放系统,前者用于使第一类雨水径流处理后提升进而回用,后者用于将第二类雨水径流净化后排入下游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雨水径流回用处理系统包括从城市收集管网中收集第一类雨水径流的雨水收集装置、与雨水收集装置相连的雨水回用管网及设于雨水回用管网末端的消毒灭菌设备,雨水回用管网的第一类雨水径流经过滤消毒灭菌后流入市政管网进行各种功能回用,包括用于路面浇洒、绿化用水和景观用水;第二类雨水径流净化排放系统包括从城市收集管网中收集第二类雨水径流的雨水排水管网及连接其末端的净化装置,以净化源头削减及过程截留中未去除的污染物,所述净化装置由旋流式分离器和雨水综合处理池组成,经雨水排水管网流出的第二类雨水径流依次经旋流式分离器和雨水综合处理池净化后排入下游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绿色设施包括普通屋面、绿色屋顶、生态滞留设施、下凹式绿地、生态树池和透水铺装,其中普通屋面和绿色屋顶用于削减第一类雨水径流,而生态滞留设施、下凹式绿地、生态树池和透水铺装则均用于削减第二类雨水径流,所述分流装置为地表的溢流孔或溢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设施包括建筑物排水管过滤器、模块化人工湿地、生态树池和悬挂式雨水井过滤器,其中建筑物排水管过滤器用于第一类雨水径流的过程截留,而模块化人工湿地、生态树池和悬挂式雨水井过滤器则均用于第二类雨水径流的过程截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雨水径流回用处理系统和第二类雨水径流净化排放系统之间还连接设有溢流管网,当第一类雨水径流超出雨水收集装置的容纳量则超出的部分通过溢流管网排入雨水排水管网中同第二类雨水径流合并。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海绵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末端连接有回流管网与雨水回用管网相连,
用于将净化装置净化后的第二类雨水径流引入雨水回用管网同第一类雨水径流合并,或者净化装置末端连接有直接回用管网,直接回用包括中水回用,城市景观和农田灌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清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清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38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的移动式加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翻转画面的电子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