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的固定端锚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3871.8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9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黄颖;刘进;刘平伟;温朝臣;张胜利;覃媛媛;邓海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B21C23/02;B21C25/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张荣玖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钢丝 结构钢 固定 端锚具 | ||
一种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的固定端锚具,涉及一种挤压式锚具,包括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挤压套和锥形套,所述锥形套位于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和挤压套之间,挤压套与锥形套之间锥形配合,其配合角度为1°~7°,锥形套的外锥度为α,挤压套内锥孔的锥度为β,锥形套的外锥度α比挤压套内锥孔的锥度β大0.1°~1°;进一步,锥形套两端径向开有2‑6条凹槽;所述锥形套内孔为倒齿形螺纹结构,受力后螺纹嵌入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中。其制作方法是通过变径挤压设备将挤压套、锥形套和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通过挤压制锚方式成为一个整体;该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的固定端锚具可方便的在施工现场制作,操作简便易行,且锚固效率达到标准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结构用锚具,尤其是一种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的固定端锚具。
背景技术
现有土木工程结构用预应力钢绞线为1×7结构,采用专用挤压设备将挤压套、挤压簧与钢绞线变径挤压后,握裹为一个整体。随着预应力技术及结构的不断发展,钢绞线向更高强度和更大直径方向发展,2015年预应力钢绞线国标出现直径为φ17.8、φ21.8、φ28.6等不同结构的1×19三层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其锚固方式主要采用夹片锚,但结构中常有使用固定端的场合,直接借用1×7结构的钢绞线固定端锚固技术,锚固效果不佳,中间钢丝或中心钢丝受力后常出现滑移。
专利公开号为CN102425270A、发明名称为《一种大直径钢绞线挤压式锚具》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项技术方案,即在现有1×7结构的钢绞线挤压锚的技术方案上,增加一个锥形套,安装在中心钢丝处,通过锥形套使多层钢绞线在端部胀大,以增加各层钢丝间的挤压力,但实际情况在安装好锥套后,挤压簧无法推进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的端部,挤压套挤压后有锥形套的部份没有挤压簧作用,锚固效果也达不到预期。
专利公开号为CN102287030A、发明名称为《大直径钢绞线挤压套》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项技术方案,采用轴向两端开槽的挤压片代替挤压簧,确实可以增强锚固效果,但钢丝层数增加后,中心钢丝受力后仍有滑移,并且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锚固效率95%指标,故市场也未能推行。
以上结构的共同点都是采用变径挤压,挤压设备将挤压套径向直径变小以产生对钢绞线的轴向压力,由于外层钢丝与挤压簧或两端开槽的挤压片等类似零件直接接触,并部分嵌入钢丝中,因此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受力时,外层钢丝握裹力足够,但中间层钢丝和中心钢丝完全依靠外一层钢丝传递的变径压力,即钢丝间的摩擦力,而高强钢丝强度高,硬度大,钢丝间挤压变形产生的摩擦力不足以抵抗钢丝极限拉力,因此在进行静载试验时,拉力超过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公称抗拉强度的80%后,中间钢丝或中心钢丝就发生相对滑移,锚固效率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95%。
专利公开号为CN107035075A、发明名称为《大直径钢绞线挤压套》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项技术方案,将多层钢丝分层挤压以增加中间钢丝与中心钢丝的握裹力,但制作时需环切外层钢丝,并装配三种不同规格的挤压环,不利于施工操作,制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的固定端锚具,该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的固定端锚具通过变径挤压设备将挤压套、锥形套和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挤压为一个整体,可方便的在施工现场制作,操作简便易行,且锚固效率达到标准要求;作为固定端锚具,可应用于竖向预应力工程,或一端预埋的结构工程中;两端都挤压上本实用新型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的固定端锚具后,还可作为工具索或结构用索。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的固定端锚具,涉及一种挤压式锚具,包括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挤压套,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锥形套,所述锥形套位于多层钢丝结构钢绞线和挤压套之间,挤压套与锥形套之间锥形配合,其配合角度为1°~7°,锥形套的外锥度为α,挤压套内锥孔的锥度为β,锥形套的外锥度α比挤压套内锥孔的锥度β大0.1°~1°。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锥形套两端径向开有2-6条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3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IC卡生产的压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脐橙配方肥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