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凸缘及啮合套用锻造下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5626.0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8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郑树林;张德健;刘雅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联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25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凸缘 啮合 套用 锻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凸缘及啮合套用锻造下模,包括下模本体及顶杆,下模本体设有型腔及与型腔连通的顶杆孔,顶杆设于顶杆孔内;其中,顶杆孔与顶杆配作,顶杆从上到下主要分为端头、导向部及杆身三段,端头的直径大于杆身的直径,从而使得顶杆能够直接从型腔装配到顶杆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顶料杆设置成端头、导向部及杆身三段结构形式的顶杆,取消现有技术中的顶杆垫块,下模本体不再需要加工顶杆垫块的容置腔,下模的强度得到了提高;另外,与其配作的顶杆孔,上大下小,可以方便顶杆的快速装配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锻造汽车凸缘及啮合套的模具中的下模。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凸缘、啮合套类零部件锻造时,用的锻造下模其顶料杆结构为一体式的“直顶杆+顶杆垫块”结构,如图1所示,在下模底部必须加工出顶杆垫块的容置腔,以方便在锻造过程中顶杆垫块的导向,无形中降低了下模的强度;另外,直顶杆容易变形、寿命不高,在变形后容易卡住,造成顶出困难,影响锻造生产,且在更换下模顶杆时首先需要拆除下模,过于繁琐,装配难度系数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凸缘及啮合套用锻造下模,以提高下模强度,同时延长顶杆使用寿命、能够快速更换顶杆,达到降低顶杆装配难度系数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凸缘及啮合套用锻造下模,包括:
下模本体,设有型腔及与所述型腔连通的顶杆孔,所述型腔用于将工件锻造成型;
顶杆,设于所述顶杆孔内,用于顶出被锻造好的工件;
其中,所述顶杆孔与所述顶杆配作,所述顶杆从上到下主要分为端头、导向部及杆身三段,所述端头的直径大于所述杆身的直径,从而使得所述顶杆能够直接从所述型腔装配到所述顶杆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与所述顶杆孔上端面齐平且与被锻造工件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为一倒置的锥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凸缘及啮合套用锻造下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顶料杆设置成端头、导向部及杆身三段结构形式的顶杆,取消现有技术中的顶杆垫块,下模本体不再需要加工顶杆垫块的容置腔,下模的强度得到了提高。
2、由于端头直径比杆身的直径大,使得其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大,更利于工件的顶出;另外,与其配作的顶杆孔,上大下小,可以方便顶杆的快速装配与更换。
3、将导向部设置成倒置锥台的形式,首先加强了端头的强度,使得端头不易产生变形,从而延长了顶杆的使用寿命;其次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顶杆的装配更容易,降低了顶杆装配的难度系数;再次可以使得顶杆在顶出时更容易,不易卡住,即使在变形后,也能够从上方取出,从而快速更换顶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下模本体
11:型腔 12:顶杆孔
2:顶杆
21:端头 22:导向部 23:杆身
4:直顶杆
5:顶杆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联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联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5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