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金属封接式集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5894.2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0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之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70 | 分类号: | F24S10/70;F24S80/00;F24S80/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板 热压 金属管芯 玻璃外管 相对侧壁 热压槽 封接式集热管 玻璃金属 牢固性 热压杆 外侧壁 太阳能应用技术 本实用新型 技术要点 封接面 开口端 冷凝段 气密性 热压胶 蒸发段 槽深 插接 密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金属封接式集热管,其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牢固性、气密性良好的玻璃金属封接式集热管,其技术要点包括金属管芯和设置在金属管芯外侧的玻璃外管,还包括设置在金属管芯的冷凝段靠近蒸发段一端外侧壁上的热压连板一和设置在玻璃外管的开口端外侧壁上的热压连板二、分别上设置在热压连板一和热压连板二相对侧壁上的热压胶层、设置在热压连板一与热压连板二相对侧壁上并靠近金属管芯一侧的导向热压槽以及设置在热压连板二与热压连板一相对侧壁上并与导向热压槽插接的导向热压杆,所述导向热压杆的长度小于导向热压槽的槽深,达到了使金属管芯和玻璃外管的封接面具有良好的牢固性和气密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玻璃金属封接式集热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太阳能电热水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居民住宅中,其原理为:太阳光透过玻璃管,照射在吸热板上,高吸收率的太阳选择性吸收膜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17402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玻璃-金属封接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玻璃管的至少一端固定连接可伐合金技术连接部件,可伐合金技术连接部件上穿设并密封连接金属管,与可伐合金技术连接部件连接的玻璃管端部外径小于中部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集热管,其可以实现玻璃外管与金属管芯之间的密封连接,使其封接面具有良好的牢固性和气密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金属封接式集热管,其封接面具有良好的牢固性和气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金属封接式集热管,包括金属管芯和设置在金属管芯外侧的玻璃外管,所述金属管芯包括位于玻璃外管内的蒸发段和位于玻璃外管外侧的冷凝段,所述玻璃外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远离冷凝段的封闭端和靠近冷凝段的开口端,还包括设置在金属管芯的冷凝段靠近蒸发段一端外侧壁上的热压连板一和设置在玻璃外管的开口端外侧壁上的热压连板二、分别上设置在热压连板一和热压连板二相对侧壁上的热压胶层、设置在热压连板一与热压连板二相对侧壁上并靠近金属管芯一侧的导向热压槽以及设置在热压连板二与热压连板一相对侧壁上并与导向热压槽插接的导向热压杆,所述导向热压杆的长度小于导向热压槽的槽深。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由玻璃外管的开口端将金属管芯插入到玻璃外管内后,热压连板一和热压连板二相互扣合,然后对热压连板一和热压连板二进行热压,使得热压胶层融合在一起,实现热压连板一和热压连板二的牢固密封连接,进而可以实现金属管芯和玻璃外管牢固的密封连接,同时,在热压过程中,导向热压杆在导向热压槽内移动,不仅促使热压连板一和热压连板二平稳、不错位地连接在一起,使金属管芯稳定地位于玻璃外管的中部,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强金属管芯和玻璃外管的连接强度,同时,导向热压杆的长度小于导向热压槽的槽深,可以避免在热压过程中,导向热压杆抵到导向热压槽的槽壁,影响热压连板一和热压连板二的相对接近,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封接面具有良好的牢固性和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压连板一远离热压连板二的侧壁上设置有延伸至导向热压槽的封胶补加通道。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热压结束时候,由封胶补加通道向导向热压杆和导向热压槽之间的空隙添加封闭胶,可以进一步加强热压连板一和热压连板二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压连板一和金属管芯、热压连板二和玻璃外管之间均设置有隔热压板。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压板在热压过程中阻止热量向金属管芯和玻璃外管的管壁上传递,进而避免金属管芯和玻璃外管发生热变形,影响集热管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热压胶层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凹凸配合的波浪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之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之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5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通型集热管
- 下一篇:一种有隔热舱的平板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