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有害辐射之电散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7323.2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7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梁世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市全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H05B3/02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害 辐射 散热 | ||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无有害辐射之电散热板,其电热回路由电热线和电导线串联构成,所述的电热线和电导线于绝缘包层内绝缘隔离并行,构成无辐射缆线。本技术方案的缆线可制成标准线,无论如何盘绕都不影响整体电散热板电磁辐射抵消效果和产品质量,并具有易于组装、用时短、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技术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散热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供暖用散热电热板。
背景技术
所述的电热散热装置,利用电热线的电能热转化,实现散热取暖,此类产品主要用于室内空间的取暖或保温使用,与人体最为接近,且会持续使用时间最。电发热线工作中会产生稳定的电磁辐射,这对人体危害极大。针对电磁辐射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发热板表面增设一层电磁辐射屏蔽层,但这样会明显降低热效率;另一种方法是在增加一道与电发热线电流方向相反、电磁场相等的导线,电热线盘绕层和导线盘绕层分别在三层绝缘板的层间,通过导线抵消电发热线的电磁辐射,实现无辐射。后一技术方案虽从原理上可行,但实际组装中难以保证两层盘绕位置的对应,因此电磁辐射抵消效果参差不齐,而且其构件多、总构成复杂、组装工艺复杂,也进一步影响了产品质量,造价成本也不具优势。
发明内容
本专利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简化构造、无论如何组装操作均能达到最佳电磁辐射抵消效果,提供一种无有害辐射之电散热板。本专利申请提供的无有害辐射之电散热板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无有害辐射之电散热板,其电热回路由电热线和电导线串联构成,所述的电热线和电导线于绝缘包层内绝缘隔离并行,构成无辐射缆线。
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的一优选技术手段是,所述的无辐射缆线是由绝缘隔离的电热线和电导线螺旋并行绞合构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无有害辐射之电散热板技术方案,其缆线为电热线和电导线串联的并行线,电热线和电导线总保持绝对的位置对应,在电热回路中,两者电流相等且相互反向,因此可取得理想的电磁辐射抵消技术效果,特别是采用螺旋绞合构造,由于电热线和电导线具有同一电磁场轴线,紧密对应,从而达到最佳的电磁辐射抵消效果,而且螺旋绞合缆线更易于消除线盘绕中的机械应力,产品质量更高;本技术方案的缆线可制成标准线,无论如何盘绕都不影响整体电散热板电磁辐射抵消效果和产品质量,还具有易于组装、用时短、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技术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为本申请的无辐射缆线的两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散热板的主体构成包括散热板、电热线和保温层,电热线盘绕固定在散热板背面,再覆盖保温层构成。其中,由本专利申请的无有害辐射之电散热板的核心构件——无辐射缆线代替已有电热线,即可构成本无有害辐射之电散热板。
本申请的无有害辐射之电散热板,其电热回路由电热线1和电导线2串联构成。所述的电热线1和电导线2于绝缘包层3内绝缘隔离并行,构成无辐射缆线,如图1所示,本无辐射缆线为电热线1和电导线2平行并行缆线,盘绕固定在散热板背面,其远端串联连接热保护器4,近端为电源连接端,为实现全面的热保护,其近端也可再串联一第二热保护器5。
如图2所示,所述的无辐射缆线是由绝缘隔离的电热线1和电导线2螺旋并行绞合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市全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丹东市全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7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电除尘器除尘效果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定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