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二次弹跳的重锤锤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8144.0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2686U8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生;姚月成;王秀荣;陆金波;李世念;丁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 |
主分类号: | G01V1/147 | 分类号: | G01V1/147;G01V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苗青盛;谭云 |
地址: | 10003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二次 弹跳 重锤 装置 | ||
1.一种防止二次弹跳的重锤锤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锤体和下锤体,所述上锤体与所述下锤体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所述上锤体与所述下锤体之间通过弹性减震机构进行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二次弹跳的重锤锤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机构包括导向孔、导柱以及弹簧,所述导向孔开设在所述上锤体中,所述导向孔的上端封闭,所述导向孔的下端穿过所述上锤体的下端面;所述导柱的下端与所述下锤体的上端面相连,所述导柱的上端设置于所述导向孔中并与所述导向孔滑动配合;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外部,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下锤体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弹簧的上端设置于所述导向孔中并与所述导向孔的顶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二次弹跳的重锤锤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机构设有至少两个,各所述弹性减震机构均匀分布在所述上锤体与所述下锤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二次弹跳的重锤锤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阻尼避震器,各所述阻尼避震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锤体、所述下锤体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二次弹跳的重锤锤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阻尼避震器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上锤体的侧壁连接,各所述阻尼避震器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下锤体的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二次弹跳的重锤锤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阻尼避震器均匀环设在所述上锤体与所述下锤体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二次弹跳的重锤锤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锤体的底部为球形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二次弹跳的重锤锤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锤体的重量与所述下锤体的重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二次弹跳的重锤锤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锤体的下端面为圆平面,所述下锤体的上端面为圆平面,所述上锤体的下端面面积与所述下锤体的上端面面积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二次弹跳的重锤锤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内壁涂覆有润滑油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81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浅层冲击锤震源激发装置
- 下一篇:地震数据采集器接地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