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08170.3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4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刘莹;季伟东;岳玉麒;张希淼;杨梓婵;林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G08B25/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安全 报警装置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方形外壳体(1)的正表面设置圆形凸起(2),所述的圆形凸起(2)上均布一组金属连接杆(3),所述的金属连接杆(3)放入带导电金属层(8)的凹槽(7)内,所述的凹槽(7)均布在圆形凸起(2)周围,所述的金属连接杆(3)的上表面设置弧形绝缘壳(3-1),所述的金属连接杆(3)接通传感器与单片机U1,所述的单片机U1设置在圆形凸起(2)内,
所述的方形外壳体(1)的四角分别设置两个指示灯(4)与两个蜂鸣器(5),每个所述的金属连接杆(3)上均设置一个绝缘T形凸起(6),所述的T形凸起(6)围绕圆形凸起(2)的圆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圆形凸起(2)内的单片机U1接收烟雾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的信号,所述的单片机U1控制报警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单片机U1的PA15号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5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VT5的发射极e连接电阻R12的一端,
所述的单片机U1的PA14号端连接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6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VT6的发射极e连接电阻R11的一端,
所述的单片机U1的PA13号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7的基极b,所述的三极管VT7的发射极e连接电阻R14的一端,
所述的三极管VT5的集电极c连接发光二极管L绿的一端,
所述的三极管VT6的集电极c连接发光二极管L红的一端,所述的发光二极管L绿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红的另一端连接警报铃BELL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所述的三极管VT7的集电极c连接警报铃BELL的另一端,
所述的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后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烟雾传感器的1号端连接过电压+5V、滑动变阻器R21的一端与第三端,所述的烟雾传感器的2号端连接烟雾传感器的4号端、电阻R22的一端、开关K1的一端、电阻R20的一端与接地端,
所述的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比较器A1的正输入端,所述的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滑动变阻器R21的另一端、开关K1的另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与比较器A1的负输入端,
所述的比较器A1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U1的PB13号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振动传感器的接口P1的1号端连接单片机U1的PD4端、芯片U3的3号端、电容C2的一端、震动开关K2的一端与电阻R32的一端,所述的接口P1的2号端连接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7的一端与芯片U3的1号端,所述的接口P1的3号端连接电阻R25的一端,所述的接口P1的4号端连接二极管D1的一端、二极管D2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电阻R28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所述的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
所述的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连接工作电压VCC,所述的震动开关K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3的4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3的8号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所述的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081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音楼宇换热机
- 下一篇:一种被动防碰撞型车载毫米波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