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喷淋给水管穿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0213.1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5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5/58 | 分类号: | A62C35/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查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7 | 代理人: | 曾令安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喷淋 给水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喷淋给水管穿梁结构。在由主梁和次梁形成井形隔间的顶板上设有喷淋主管,所述喷淋主管穿过主梁和次梁,所述喷淋主管与主梁平行,所述喷淋主管上套设有套管,在井形隔间内的喷淋主管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支管上端部与喷淋主管连通,所述喷淋支管下端部低于次梁底面且高于主梁底面,所述喷淋支管下端部连通喷水配水管,所述喷水配水管延伸至井形隔间下方,每个所述井形隔间内均设有喷淋管。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主梁与次梁具有一定高度差,将喷淋支管设置主梁和次梁之间高度差的空间内,使得喷水配水管不会穿过次梁,节约了套管并且利用了梁和次梁之间高度差,增加了净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喷淋给水管穿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普通楼层的顶板上均设有主梁和次梁,主梁将顶板分成多个大隔间,而次梁又将大隔间分成多个井形小隔间,一般主梁比次梁粗,次梁底面高度高于主梁底面高度,喷淋给水管目前通常做法有以下二种:第一种为喷淋管单独占一层200mm的空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安装方便,避免交叉,缺点是占用200mm 的空间,需增加层高导致投资增加。另外一种为所有的喷淋主管和支管均穿梁中布置,优点是节约200mm的管道安装空间,缺点是穿梁套管太多,对土建留洞施工要求较高,同时对结构不利。一些建筑物尤其是高档办公、商业、酒店基本上满布喷淋,由于各专业管线较多,且呈立体分层布置,管综往往很难达到净高的要求,一味地增加层高又会增加投资,如何增加净高又利于施工同时节约投资成为设计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节约套管、优化布局及便于施工的自动喷淋给水管穿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动喷淋给水管穿梁结构,在由主梁和次梁形成井形隔间的顶板上设有喷淋主管,所述喷淋主管穿过主梁和次梁,所述喷淋主管与主梁平行,所述喷淋主管在主梁和次梁上套设有套管,在井形隔间内的喷淋主管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支管上端部与喷淋主管连通,所述喷淋支管下端部低于次梁底面且高于主梁底面,所述喷淋支管下端部连通喷水配水管,所述喷水配水管与所述喷淋主管垂直设置,所述喷水配水管延伸至井形隔间下方使得一条井形隔间下方均有喷水配水管,每个所述井形隔间内均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一端与喷水配水管连通,所述喷淋管另一端设有喷淋头。
具体的,所述喷淋支管通过设置转接头和所述喷淋主管可拆卸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喷淋头与所述喷淋管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主梁与次梁具有一定高度差,将喷淋支管设置主梁和次梁之间高度差的空间内,使得喷水配水管不会穿过次梁,节约了套管并且利用了梁和次梁之间高度差,节约了层高,增加了净高,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0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撑式悬臂模板支架体系
- 下一篇:一种用于装饰铝板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