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线控制装置和被动发光像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2193.1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8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方涛;徐俊峰;吴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元件 光特性 光线控制装置 反射元件 本实用新型 被动发光 像源 反射 特性转换 入射光 透过光 小功率 转换 高亮 光源 图像 | ||
1.一种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元件、光特性转换元件和透反元件;所述反射元件和所述透反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光特性转换元件的两侧;
所述透反元件用于透过第一特性的光线、并反射第二特性的光线;
所述光特性转换元件用于转换透过的光线的特性,且允许光线双向透过;所述第二特性的光线经偶数次透过所述光特性转换元件后转换生成的光线包含所述第一特性的光线;
所述反射元件用于将入射至所述反射元件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光特性转换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特性的光线为第一偏振状态的光线,所述第二特性的光线为第二偏振状态的光线;所述第一偏振状态与所述第二偏振状态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特性的光线为满足第一琼斯矩阵的光线,所述第二特性的光线为满足第二琼斯矩阵的光线;
所述第一琼斯矩阵为所述第二琼斯矩阵为θ表示光矢量与入射光线的矢量坐标系中X轴的夹角,n为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特性转换元件为相位延迟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片满足琼斯矩阵:
其中,β表示所述相位延迟片的快慢轴与入射光线的矢量坐标系中X轴Y轴的夹角,β∈[0,2π],σ表示所述相位延迟片的快轴对慢轴的相位超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β=0,m为整数,a为非零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反元件为高分子薄膜、氧化物薄膜或光子晶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线聚集元件;所述光线聚集元件设置在所述透反元件远离所述光特性转换元件的一侧;
所述光线聚集元件用于对光线进行聚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聚集元件包括凸透镜、凹透镜、菲涅尔透镜、或以上几种透镜组合中的一项或多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弥散元件;
所述弥散元件设置在所述光线聚集元件远离所述透反元件的一侧,所述弥散元件用于将所述光线聚集元件的出射光弥散开、并形成光斑;或者
所述弥散元件设置在所述透反元件与所述光线聚集元件之间,所述弥散元件用于将所述透反元件的出射光弥散开、并形成光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弥散元件为衍射光学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弥散元件的微结构按照第一畸变形态排布;所述第一畸变形态与正常成像时所成图像的第二畸变形态呈相反且对应的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准直元件,用于将光线的出射方向调整至预设角度范围内;
所述准直元件设置在所述反射元件与所述光特性转换元件之间,用于将光线进行准直后发射至所述光特性转换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元件为准直透镜或准直膜;
所述准直透镜包括凸透镜、凹透镜、菲涅尔透镜、或以上几种透镜组合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元件与光源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准直元件的焦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21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线控制装置和被动发光像源
- 下一篇:瞳距调节机构及头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