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6356.3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6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程;乔培华;汤毅;曹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G01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装 装置 | ||
在本申请提供的吊装装置中,采用可拆卸的吊装平台,不但可以重复利用,而且不会影响外立面施工。进一步的,所述吊装平台上安装有报警器,通过所述报警器能够监测所述吊装平台的倾斜情况,实现自动报警并限制吊机的提升功能,大大增强了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可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高层建筑因其综合能力强,在缓解建设用地方面有着其特有的优势,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当前,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加、工艺规模日益扩大和结构日趋复杂,导致了高层建筑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施工难度不断增加。
传统高层建筑大体量的高空设备和材料通过塔吊吊运至指定吊装口,并将其搁置在固定平台上,然后再拖进楼层。通常,建筑楼层越高,所需要的吊装用固定平台就设置的越多,这样一来不仅耗材量大,而且平台无法移动,往往会影响外立面幕墙施工的进度,增加了施工的工期和各专业协调的难度。此外,在吊装作业中平台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出现倾斜,目前通常采用肉眼观测、人工指挥的方式进行平台水平度调整,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仅适用于层高较低、受外力影响较小的施工作业。一旦层高过高,作业时受风力、天气等外界的影响因素将大大增加,人为观测的精度也将随之降低,对平台上方货物的整体情况更是难以掌握。同时,由于地面指挥人员和平台、塔吊等机械的操作人员距离较远,容易出现协调不一致,指挥沟通障碍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再者,传统的固定装置由于很少有自动报警功能,因而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平台倾斜问题,造成货物和人员的高处坠落,不利于施工安全。
基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吊装装置安全性差、不适合高层建筑的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吊装装置安全性差、不适合高层建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塔吊、吊装平台、钢筋压环、斜拉钢丝绳和报警器;
所述塔吊与所述吊装平台连接,所述吊装平台包括平台框架、底板和三面围栏,所述底板铺设于所述平台框架上,所述三面围栏竖直设置于所述平台框架的边缘并与所述平台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平台框架由两根主梁以及若干根次梁构成,所述两根主梁的外侧均设置有斜拉吊环,所述斜拉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斜拉吊环连接,所述斜拉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建筑物的上层框架梁连接,所述钢筋压环预埋于所述建筑物的结构楼板中,所述两根主梁的一端均穿过所述钢筋压环;
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所述吊装平台上并与所述塔吊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器用于监测所述吊装平台的倾斜度,并在所述吊装平台的倾斜度超过极限值时切断所述塔吊的提升功能。
可选的,在所述的吊装装置中,每根主梁上均设置有两个斜拉吊环和两个吊装吊环,所述两个斜拉吊环位于所述两个吊装吊环之间,所述两个斜拉吊环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均为60°,所述两个吊装吊环均与水平面垂直,所述两个斜拉吊环和两个吊装吊环均通过满焊方式固定于所述主梁上,且所述两个斜拉吊环和两个吊装吊环均采用高强度螺栓进行紧固。
可选的,在所述的吊装装置中,所述钢筋压环的形状为Ω形,所述Ω形的下部两侧具有30cm以上的搭接长度。
可选的,在所述的吊装装置中,还包括平衡梁,所述吊装平台通过平衡梁与所述塔吊连接,所述平衡梁上设置有一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用于监视所述吊装平台上的货物堆放情况。
可选的,在所述的吊装装置中,所述报警器包括检测箱体、导电溶液、若干个导电探头、探头移动单元和报警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6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