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密闭式高浓度酸性危废液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6840.6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5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新奥龙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65099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龙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密闭式 浓度 酸性 废液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密闭式高浓度酸性危废液处理设备,属于危废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有进料口、排液口和排气口的反应罐,位于反应罐内部加有第一微电解填料的一级反应池;位于一级反应池外部加有催化剂的二级反应池;位于二级反应池外部加有第二微电解填料的三级反应池以及设于反应罐上部的加药装置;危废液从进料口进入一级反应池,依靠重力流输送危废液至二级反应池及三级反应池处理后从排液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密闭式反应池,依靠重力流输送危废液,危废液连续处理运行,操作人员不与危废液直接接触,安全无风险,环境干净整洁,节省设备投资,节省占地面积,减少药剂使用种类,降低药剂使用成本和运维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危废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一体化密闭式高浓度酸性危废液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危废液处理刚刚起步,各方面技术都在探索过程中,目前处理此类废液主要是通过在物化车间利用反应罐加入危废液,再加入各种常规药剂进行酸碱中和反应,芬顿催化氧化反应,来处理危废液;由于反应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药剂,次生危废产量高;一般为多个单元反应,动力消耗和运行成本较高,设备装置占地面积较大,间歇处理,反应剧烈温度升高较快,反应传质不完全,反应控制不好,不仅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达不到理想效果,反应罐、冒罐还会存在安全隐患,工作效率较低,达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由于反应过程不是完全密闭状态,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周边环境危废液的气味较大,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这些缺点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密闭式高浓度酸性危废液处理设备,旨在解决目前危废液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动力消耗和运行成本较高,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密闭式高浓度酸性危废液处理设备,包括:
反应罐;所述反应罐上设有进料口、排液口和排气口;
一级反应池,位于所述反应罐内部,所述一级反应池内部加有用于升高危废液的PH值的第一微电解填料;
二级反应池,位于所述反应罐内部并套设在所述一级反应池外部,所述一级反应池与所述二级反应池之间设有第一溢流管和溢流堰,所述二级反应池内加有用于降低所述一级反应池处理后的危废液PH值的催化剂;所述第一溢流管用于连通所述一级反应池的底部和所述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位于设于所述一级反应池的上部,所述一级反应池处理后的危废液经所述溢流堰后流入所述二级反应池;
三级反应池,位于所述反应罐内部并套设所述二级反应池外部,所述二级反应池底部与所述三级反应池之间设有第二溢流管;所述三级反应池内加有用于将所述二级反应池处理后的危废液PH值变为中性的第二微电解填料;以及
加药装置,设于所述反应罐上部,所述加药装置设有用于在反应中向所述溢流堰中添加氧化剂的第一加药部和用于在反应中向所述三级反应池中添加碱性药剂的第二加药部;
危废液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一级反应池,依靠重力流输送危废液至所述二级反应池及所述三级反应池处理后从所述排液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下方设有布料器,危废液从所述进料口经过所述布料器均匀进入所述一级反应池。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反应池的下部设有用于衬托所述第一微电解填料的第一衬托板,所述二级反应池的下部设有用于衬托催化剂的第二衬托板,所述三级反应池的下部设有用于衬托所述第二微电解填料的第三衬托板。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密闭式高浓度酸性危废液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罐外部的吹风装置和与所述吹风装置相连通的第一穿孔曝气管和第二穿孔曝气管,所述第一穿孔曝气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一级反应池底部;所述第二穿孔曝气管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二级反应池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新奥龙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廊坊新奥龙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6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