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图书馆学习书籍的多功能运输工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8234.8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3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31/00 | 分类号: | A47B31/00;B62B3/02 |
代理公司: | 11496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65050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扶手架 舱体 移动运输工具 图书馆 本实用新型 书籍放置 锁紧螺栓 圆管结构 运输工具 支撑脚轮 转动配合 阶梯架 可拉出 内滑轨 伸缩式 车体 抽板 导杆 挂槽 滑轨 载板 省力 拉长 体内 书籍 报刊 高层 学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书馆学习书籍的多功能运输工具结构,包括抽板,挂槽,内滑轨,导杆和锁紧螺栓;所述舱体的底部带有支撑脚轮,后侧焊接有扶手架,扶手架内侧焊接有一根圆管结构的报刊杆,这些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车体式的移动运输工具,且在此舱体内焊接有一处垒叠阶梯架结构的书籍放置架;所述舱体的后侧焊接有一块载板,同时我们还在车体的一侧采用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了一套伸缩式的机构,这一机构可拉出变长,上面带有滑轨,拉长使用后,可向上搭放在图书馆较高的书架上,便于两名工作人员向书架高层位置存书时,采用更加省力滑拉的方式,使图书上升,功能性得到了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图书馆学习书籍的多功能运输工具结构。
背景技术
图书馆内书籍存放时,都会利用运输车将它们运输到指定的书架上,根据书架标识的书目类别,将运输过来的书籍进行分类存放,运输车在这里起到了运输作用,可提高书籍的转运速率。
我们根据图书馆运输车进行搜索,我们搜到了例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721236767.X中所公开的一种图书馆用运书车,其基本描述为: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车体、第二车体,所述第一车体与第二车体之间通过伸缩装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车体上安装有把手;第一车体与第二车体均包括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右挡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竖直设置且互相平行的隔板,所底板上还设有垂直于隔板的推拉板,推拉板与前挡板通过弹簧连接;第一车体与第二车体底端均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底座上。
现有的类似于上述举例说明的一些图书馆运输车,大多数的设计理念是针对其存储数量、存书固定方式进行的结构设计,并没有一款图书运输车考虑运输到较高书架附近时,能够更加方便的向上导运图书,由于一些较高的书架,需要存放一些较贵重,且具有收藏价值的图书,因此这类书籍收藏在图书馆中时,需要利用双人传导的方式,将这类书籍上升到较高位置进行存保,因此结构单一的图收运输装置,缺少提升上书功能,就这种应用场合在结构特性上有必要进行合理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书馆学习书籍的多功能运输工具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类似于上述举例说明的一些图书馆运输车,大多数的设计理念是针对其存储数量、存书固定方式进行的结构设计,并没有一款图书运输车考虑运输到较高书架附近时,能够更加方便的向上导运图书,由于一些较高的书架,需要存放一些较贵重,且具有收藏价值的图书,因此这类书籍收藏在图书馆中时,需要利用双人传导的方式,将这类书籍上升到较高位置进行存保,因此结构单一的图收运输装置,缺少提升上书功能,就这种应用场合在结构特性上有必要进行合理设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图书馆学习书籍的多功能运输工具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图书馆学习书籍的多功能运输工具结构,包括舱体,报刊杆,载板,分隔板,书籍放置架,转管,铰接环,功能座,外滑轨,滑槽,抽板,挂槽,内滑轨,导杆和锁紧螺栓;所述舱体的底部带有支撑脚轮,后侧焊接有扶手架,扶手架内侧焊接有一根圆管结构的报刊杆,这些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车体式的移动运输工具,且在此舱体内焊接有一处垒叠阶梯架结构的书籍放置架;所述舱体的后侧焊接有一块载板,此载板为弯曲板结构,略后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舱体的一侧面焊接有一根U形弯管结构的转管,在此转管上套装有一排铰接环,通过铰接环连接有功能座,此功能座为长方形中空式的管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载板上按均布排列并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一排长方形薄片板结构的分隔板,且这些分隔板与顶侧的报刊杆形成上下位置互应。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座为管腔结构,其外侧面上开设有两道长方形的槽口,在这两道槽口的外侧均又焊接有一条外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抽板同样为管腔板结构,其滑动配合在功能座的管腔中,且通过内滑轨与功能座上所设有的滑轨腔形成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民族大学,未经云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8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