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湿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8646.1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5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郑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 44442 | 代理人: | 陈业胜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湿 空气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空气净化装置,其结构包括防尘侧板、活性炭层、HEPA超微滤层、提把手、除臭板、端盖罩、前盖板、保护网、净化机体、加湿净水机构、支撑脚座、操作面板,防尘侧板右端与活性炭层左端相黏合,本实用新型一种加湿空气净化装置,结构上驱动过程中通过驱动连接件将动传动到下端连接的离心扇叶进行高速的转动产生上端进气的动力,同步的带着涡轮叶轴对防护壳体内部的净水池进行打散搅拌产生水汽,从而使得吹出的湿润的空气减少干燥感,当使用久了净水池水位下降带着浮力板同步的下沉,顺势的弹簧柱收缩带着上端连接的监测柱下降从而提醒需要对内部加水,水从注水管开始往内部注入水压推动着限位卡板柱向下位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加湿空气净化装置,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空气污染严重,特别是中大型城市,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1269864.4的一种加湿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水槽、筒体、净化腔、微生物净化装置、水槽过滤网、第一抽风机、第一过滤网、光催化剂板、紫外灯、分流板、空气管道、喷淋装置、第一管道、第二过滤网、侧导风板和第二管道,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净化器过程加湿效果较差,导致净化空间空气较为干燥且内部净水箱加水较为繁琐,使得需要繁琐的操作和水位监测警示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湿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净化器过程加湿效果较差,导致净化空间空气较为干燥且内部净水箱加水较为繁琐,使得需要繁琐的操作和水位监测警示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湿空气净化装置,其结构包括防尘侧板、活性炭层、HEPA超微滤层、提把手、除臭板、端盖罩、前盖板、保护网、净化机体、加湿净水机构、支撑脚座、操作面板,所述防尘侧板右端与活性炭层左端相黏合,所述防尘侧板右端与净化机体左端相连接,所述HEPA超微滤层与提把手为一体化结构,所述HEPA超微滤层嵌入安装于净化机体内,所述前盖板与保护网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净化机体下端与加湿净水机构上端相连接,所述支撑脚座上端与净化机体下端相焊接,所述操作面板后端与净化机体内PCB板相连接,所述净化机体侧端与端盖罩铰链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净水机构由浮力板、弹簧柱、防护壳体、监测柱、离心扇叶、驱动连接件、注水管、限位卡板柱、进水口、净水池、涡轮叶轴组成,所述浮力板下端与弹簧柱上端相黏合,所述监测柱下端与弹簧柱上端相连接,所述离心扇叶嵌入安装于防护壳体内,所述离心扇叶上端与驱动连接件下端相连接,所述注水管下端嵌入安装于防护壳体内,所述注水管下端与限位卡板柱上端相贴合,所述限位卡板柱侧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净水池嵌入安装于防护壳体底部,所述涡轮叶轴上端与离心扇叶下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臭板嵌入安装于净化机体内,所述超微滤层右端与除臭板左端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机体下端与防护壳体上端相黏合。
进一步地,所述浮力板由泡沫板组成,具有较好的浮力。
进一步地,所述提把手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8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辅助包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气球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