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防沉降路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8676.2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林;李伟;翁伟;张玉宝;范佐银;郭小文;王成龙;郭芳山;周子刚;贾庆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8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沉降 路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沉降路基,该路基从上到下包括依次连接的路面层、沙粒处理层、上部混凝土层、填土层、防沉降层、下部混凝土层、强夯层,所述上部混凝土层为向上突起的弧形结构,所述上部混凝土层两侧设有排水设施;所述填土层中部横向设有土工栅格;所述防沉降层包括防沉降板、置于所述防沉降板下端的承重柱、连接所述防沉降板与所述承重柱的承重钢板,所述承重钢板与所述承重柱上端套接,所述防沉降板上端与所述填土层连接,所述承重柱下端与所述下部混凝土层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强度和整体性,同时也承担了防水的功效,且用材普遍;保证了路基内部的稳定,增强了土体的抗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路基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防沉降路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也随之迅猛发展,随着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的建设,里程数的不断增加,公路沉降问题是道路交通一直存在的严重的问题。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甚至塌陷,严重影响着行车安全,尤其是里程长的路段局部发生沉降,将严重影响着行车安全和一系列的交通运输问题,影响着人身安全。
传统的公路路基防沉降措施结构简单,即便结构稳定,但是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浸泡,路基的稳定性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沉降量也将成为一个不可控制的因素。传统公路路基破坏后修复,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路基的沉降和破坏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从沉降和雨水浸泡路基等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施工,实用方便而且灵活的公路路基防水防沉降的设施,旨在解决普通路基所存在的不均匀沉降、路面不平稳、公路使用年限不长等所出现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便于后期维护和修理,且结构稳定,防水效果显著,路基的实用年限得到了明显的延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水防沉降路基,该路基从上到下包括依次连接的路面层、沙粒处理层、上部混凝土层、填土层、防沉降层、下部混凝土层、强夯层,
所述上部混凝土层为向上突起的弧形结构,所述上部混凝土层两侧设有排水设施;
所述填土层中部横向设有土工栅格;
所述防沉降层包括防沉降板、置于所述防沉降板下端的承重柱、连接所述防沉降板与所述承重柱的承重钢板,所述承重钢板与所述承重柱上端套接,所述防沉降板上端与所述填土层连接,所述承重柱下端与所述下部混凝土层连接。承重钢板与承重柱之间套接紧密,不留有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承重柱下端通过圆台状混凝土与所述下部混凝土层连接,所述圆台状混凝土直径小的一端与所述承重柱连接,所述圆台状混凝土直径小的一端的直径与所述承重柱截面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强夯层上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倒棱锥混凝土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倒棱锥混凝土块等间距排列在所述强夯层上且与所述承重柱的中心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部混凝土层两侧的混凝土厚度大于所述上部混凝土层上的其他位置的厚度。以承受更大的力。同时更利于排水设施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承重钢板的面积小于所述防沉降板的面积且大于所述承重柱的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承重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所述承重柱等距离排布。提高柱子的强度和耐久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8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一体化的炒菜机器人锅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水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