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8761.9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7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谈源;解祥夫;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C70/54;B29C70/52 |
代理公司: | 32257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单元 预成型板 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 间距可调 框架侧壁 预成型模 固接 连接板两侧 螺栓 独立设置 螺栓拧紧 螺栓松开 固接套 连接板 弯折的 预成型 滑动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包括本体框架、预成型板,还包括固定单元,固定单元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本体框架两侧,每个固定单元均包括用以固定预成型板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两侧的固定部,固定部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螺栓固接套设在本体框架上,当螺栓松开时,固定部沿本体框架侧壁滑动,当螺栓拧紧时,固定部固接在本体框架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调节起来灵活且简单,且两个固定单元独立设置,可单独进行调节,能有效避免预成型板与本体框架固接时,由于两固定单元不在同一平面导致预成型板发生弯折的现象,确保了预成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拉挤成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
背景技术
拉挤复合材料生产效率高,产品性能优良且质量稳定,这已成为共识。只要在拉挤技术上有所突破而能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复合材料拉挤产品,市场就能迅速加以接受。目前国内复合材料拉挤工艺技术较为成熟,但目前就拉挤预成型模具设计方面而言仍存在较多问题。特别突出的就是预成型模具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安装困难等,这对制品的成本、预成型模具的加工、运输、维修、工人操作等方面影响巨大。
现有技术中,在设计预成型模具设计时,大部分都是通过制作不锈钢的预成型板与模架焊接,这种固定方式导致模架无法多次利用,且在焊接之后,预成型板之间的间距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也有一些通过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板,但是都存在一定缺陷。
例如,中国专利号CN109016570A,公开了梳型步行板拉挤预成型工装,通过将预成型板安装在导轨上以此使得预成型板之间的间距可调,但是,纤维在拉挤过程中会和预成型板碰撞产生,使得预成型板在拉挤过程中会发生偏移,影响拉挤效果。
再例如,中国专利号CN 106079484 A,公开了一种新型拉挤预成型定位装置,通过在定位杆上预留定位孔,通过紧定螺钉将预成型板固定在定位杆上,上述方式虽然能实现预成型板之间的间距调节,但是调节距离需根据定位孔的间距进行调节,调节度较低,且四个定位杆上相对应的四个定位孔需在同一平面内,制作要求相对较高。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预成型模架的预成型板之间的间距无法高度自由调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间距可调的预成型模架,包括本体框架、预成型板,还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框架两侧,每个所述固定单元均包括用以固定所述预成型板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两侧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螺栓固接套设在所述本体框架上,当螺栓松开时,所述固定部沿所述本体框架侧壁滑动,当螺栓拧紧时,所述固定部固接在所述本体框架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均为凹型结构,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突出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本体突出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通过螺栓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和/或所述第二本体底侧设置有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用以通过螺栓和所述连接板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两端均设置有用以和所述第三螺栓孔螺栓连接的第四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用以和所述预成型板螺栓连接的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一腰形孔设置两个,且对称设置在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预成型板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腰形孔相对应的第二腰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87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波纹管模具
- 下一篇:一种飞机通风管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