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市政道路排污滞留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1459.9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2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英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5 | 代理人: | 林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市政道路 排污 滞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市政道路排污滞留带,包括人行道,排水装置,生物净化滞留带,机动车道,排污井,第一滤网,覆盖层,蓄水层,滤水层,砾石层,渗水管,蓄水池,第二滤网设置在机动车道一旁,排水装置设置的相接处,生物净化滞留带内部设置有排污井。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污水的滞留、过滤、再利用的问题,让水资源得到回收,对环境具有很大的改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污净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污滞留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城市排水系统发展的比较完善,但是对于污水的滞留、过滤、回收再利用没有得到改进,对水资源是一种浪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污水的滞留、过滤、再利用的问题,让水资源得到回收,对环境具有很大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排污滞留带,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有效的把污水净化,回收水资源,绿化城市,包括人行道,排水装置,生物净化滞留带,机动车道,排污井,第一滤网,覆盖层,蓄水层,滤水层,砾石层,渗水管,蓄水池,第二滤网设置在机动车道一旁,所述排水装置设置的相接处,所述生物净化滞留带内部设置有排污井。
优选的,排污井,第二滤网,聚集池,蓄水池,渗水网,所述第二滤网固定连接在聚集池上端,所述第一滤网固定连接在聚集池内壁,且位于第二滤网的上方,环绕聚集池,蓄水池在聚集池的左右两侧,所述渗水网固定在聚集池与蓄水池相接的底部左右两侧,且通过渗水网聚集池与蓄水池相通。
优选的,生物净化滞留带,蓄水层,滤水层,砾石层,渗水管,所述覆盖层为植被第一层土壤,覆盖在最表面,所述蓄水层相接,所述滤水层在蓄水层下端,所述砾石层在滤水层的下端,所述渗水管固定连接在砾石层,可以和市政雨水管相连接。
优选的,排水装置为空心砖连接而成。
优选的,第二滤网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市政道路排污滞净水的问题,利用生物净化滞留带过滤污水,使污水能够回收再利用,而且两旁绿化带的植物通过土壤可以吸收到污水中很多有益元素,使城市更加绿色。
(2)本实用新型中的生物净化滞留带,通过植被吸收,土壤过滤,以及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的过滤,使污水层层净化,让污水可回收再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净化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聚集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人行道,2-排水装置,3-生物净化滞留带,4-机动车道,5- 排污井,6-第一滤网,7-覆盖层,8-蓄水层,9-滤水层,10-砾石层, 11-渗水管,12-蓄水池,13-第二滤网,14-聚集池,15-渗水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英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英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14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备份飞行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絮凝浮滤一体净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