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电动重卡动态重量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2150.1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4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肖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寰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8 | 分类号: | G01G19/08 |
代理公司: | 31317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传感器 接入模块 重卡 车载网 形变量 新能源 低压供电模块 限位固定装置 信息传输线路 重量测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 系统复杂性 安装方便 测量钢板 测量系统 低压供电 辅助电源 钢板弹簧 供电线路 固定装置 后桥悬架 配合限位 前桥悬架 信息传输 硬件成本 传感器 弹簧 降压 供电 输出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重卡动态重量测量系统,包括高度传感器、限位固定装置、低压供电接入模块、车载网联接入模块,所诉高度传感器需安装在前桥悬架和后桥悬架的钢板弹簧旁边,配合限位固定装置测量钢板弹簧的形变量,形变量信息传输给车载网联接入模块,高度传感器的供电由低压供电模块接入电动重卡24V辅助电源,降压后输出给高度传感器;本套测量系统仅需在新能源电动重卡上添加几个传感器、相应的供电线路和信息传输线路即可完成搭建,与同类型的系统相比具有施工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同时也降低了相应的硬件成本,简化了系统复杂性,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电动重卡动态重量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2017年中国700万辆重卡保有量,中国进口石油4.2亿吨,100万台重卡电动化将会节约6000万吨石油,二氧化碳减排2亿吨,目前全国重卡保有量近1000万台,发展迅速,很多企业看中这块市场,打造了纯电动重卡,目前也进入了规模化推广,加上政策上大力助推电动重卡将打响一场蓝天保卫战,在应用领域掀起一场新能源革命。
随着电动重卡市场的快速发展,运输市场的扩大,在安全管理方面却岌岌可危,存在很多问题。据相关资料了解,百车事故率,死亡人数及违法数量等,重卡一直都是占比相当高,加上纯电动重卡技术本身方面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势必要求我们对重卡的安全管理要引起重点关注。
超载是重卡常见的载重形式,重卡超载时,其转向系统整体响应比较缓慢,整体制动距离加长,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如何实时检测电动重卡的动态重量,并将相关安全信息发送给安全管理人员用于排除由于超载引起的安全隐患变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号CN207300380U公开的一种车载称重系统,通过测量压力、温度、加速度、倾角来判断是否超载,使用的传感器和控制器数量较多,系统搭建较为复杂,成本也较高;不符合新能源电动重卡的实际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动重卡动态重量测量系统,以解决所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电动重卡动态重量测量系统,其中,包括高度传感器、限位固定装置、低压供电接入模块、车载网联接入模块和车载网联终端,所述低压供电接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车辆辅源,所述低压供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度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安装在电动重卡的前桥悬架和后桥悬架的钢板弹簧旁边,所述高度传感器连接所述限位固定装置并固定在悬架扩展卡扣上,所述高度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所述车载网联接入模块,所述车载网联接入模块连接至所述车载网联终端。
可选地,车辆辅源为24V辅源,并连接低压供电接入模块,降压实现5V直流输出。
可选地,所述高度传感器精度达到2mm,高度传感器与钢板弹簧平行。
可选地,所述限位固定装置包括360°定位杆,金属开孔连接片和金属套圈,所述金属套圈与所述高度传感器连接,所述360°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套圈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开孔连接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固定装置成对设置在所述高度传感器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车载网联接入模块通过电动汽车CAN总线与所述车载网联终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新能源电动重卡动态重量测量系统充分利用新能源电动重卡已有的辅源供电、车载网联终端等设备,把需要的传感器数量大幅减少,并使用新能源电动重卡上的车载网联终端进行数据分析和转发,简化了系统复杂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寰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寰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2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