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信铁塔的保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2280.5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1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龙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20;E04H17/22;A01G9/02;E01F9/615;E01F9/6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信 铁塔 护栏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信铁塔的保护栏,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到地面的底座,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横栏和第二横栏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焊接到插孔底部,所述插孔的一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导电板,所述防护杆上设置有和第一导电板相对应的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位于第一导电板的正上方。通过纵栏和围挡架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围挡作用,当入侵者不慎按压防护杆时,防护杆受到压力的作用,使得第二导电板向下移动并和第一导电板接触,此时串联在电路中的蜂鸣器和报警灯电路导通,具有很好的告警作用,提高了装置的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铁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通信铁塔的保护栏。
背景技术
通讯铁塔由塔体、平台、避雷针、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为了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会在通信铁塔的周边设置防护栏,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传统的保护栏仅仅起到围挡的作用,保护效果不理想,如何发明一种用于通信铁塔的保护栏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信铁塔的保护栏,旨在改善以上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通信铁塔的保护栏,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到地面的底座,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横栏和第二横栏连接,所述第一横栏和第二横栏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组纵栏,所述纵栏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为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所述第一横栏和第二横栏之间的纵栏上固定安装有框型的围挡架,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顶部均固定焊接有盆栽支座,所述盆栽支座的顶部设置有和盆栽支座一体的盆栽本体,所述盆栽支座的底部安装有蜂鸣器和报警灯,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的顶部处横向设置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中,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中对应开设有插孔,所述防护杆的端部固定焊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外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焊接到插孔底部,所述插孔的一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导电板,所述防护杆上设置有和第一导电板相对应的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位于第一导电板的正上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横栏和第二横栏的两端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组装便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固定焊接在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底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定位的螺栓孔,组装便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纵栏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第一横栏和第二横栏,所述围挡架也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到纵栏,便于将围挡架安装,通过纵栏和围挡架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围挡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蜂鸣器和报警灯串联在电路中,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蜂鸣器、报警灯以及电源串联,当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不接触时,整个电路不通电,当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接触时,整个电路通电,此时蜂鸣器和报警灯同时工作,具体如图所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盆栽支座呈“伞”状,蜂鸣器和报警灯安装在盆栽支座的底部,具有很好的挡雨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信铁塔的保护栏,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纵栏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为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通过纵栏和围挡架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围挡作用,当入侵者不慎按压防护杆时,防护杆受到压力的作用,此时弹簧被压缩,防护杆向下移动,使得第二导电板向下移动并和第一导电板接触,此时串联在电路中的蜂鸣器和报警灯电路导通,蜂鸣器和报警灯同时工作,具有很好的告警作用,提高了装置的保护效果,此外,盆栽本体用于种植绿植,具有很好的美化环境的作用,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龙,未经陈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22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防护装置以及磁共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底部贯通式锚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