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内扣手装置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2297.0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3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2 | 分类号: | E05B85/12;E05B7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内扣手 装置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内扣手装置及车辆,该内扣手装置包括底座、手柄和拉索,底座和手柄通过销轴相铰接,销轴上套设有扭簧,手柄和所述拉索相连接,拉索上连接有球头,球头上套设有球形套,手柄上设置有卡接孔,球形套卡接在卡接孔中。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内扣手装置的车辆。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车门开启时手柄和拉索之间产生的摩擦异响,提升乘坐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内扣手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门内扣手装置设置在车门内侧,扳动该内扣手可以将车门打开。现有的车门内扣手通常由底座、手柄、销轴、扭簧和拉索组成,其中手柄通过销轴和底座铰接,如图1所示,拉索的一端和车门门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圆柱头,圆柱头和手柄连接,当乘员扣动手柄时,手柄转动而拉动拉索,使得车门打开。但是车门开启时,拉索圆柱头和手柄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异响,降低了乘坐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门内扣手装置及车辆,能够降低车门开启时手柄和拉索之间产生的摩擦异响,利于提升乘坐舒适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门内扣手装置,包括底座、手柄和拉索,所述底座和手柄通过销轴相铰接,所述销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手柄和所述拉索相连接,所述拉索上连接有球头,所述球头上套设有球形套,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卡接孔,所述球形套卡接在所述卡接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形套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球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形套上设置有暴露部分球头的第一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形套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开口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形套采用塑料套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套壳采用聚甲醛树脂套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牵拉部,所述牵拉部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形成容纳间隙,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所述卡接孔,所述球形套的一部分卡接在所述卡接孔中,其余部分位于所述容纳间隙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接孔上开设有容纳所述拉索的第二开口。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内扣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内扣手装置及车辆,通过拉索上球头和球头套的结构设计,有效降低了车门开启时手柄和拉索之间产生的摩擦异响,提升了乘坐舒适感;整体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且通用性强,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拉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内扣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拉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拉索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手柄,11、牵拉部,12、底板,13、顶板,131、卡接孔,1311、第二开口,14、容纳间隙,2、拉索,21、球头,3、球形套,31、第一开口,32、开口槽,4、圆柱头,5、扭簧,6、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2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料传送带
- 下一篇:轨道铣磨设备固定架及其公铁两用铣磨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