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3465.8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6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林晓军;牛玉艳;张亚萍;李敏;李晓青;郭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黄艳丽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收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安装有若干组分禾器,每组所述分禾器上安装有切断刀,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若干对摘穗辊,每对摘穗辊与地面呈倾斜设置,每对摘穗辊相邻两个辊子之间留有间隙,每组分禾器位于相邻两对摘穗辊之间,且每组分禾器位于摘穗辊与地面较低的一端。本实用新型装置克服了大型玉米收割机无法对种植区域分散、田地坡度较大的玉米地进行快速收割的技术难题,能够对种植区域分散的玉米地进行快速收割,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属于作物收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十分广泛,分布在祖国大江南北,目前在平原地区,规模化的玉米收割机使用已十分广泛,能够实现一整片种植区域内玉米的收割、去籽和袋装,但在一些丘陵地区,受种植区域分散,田地坡度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大型收割机器无法进驻田地进行快速收割工作,这些地区的玉米收获目前还是以人力收割为主,收获效率低下、投入人力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大型玉米收割机无法对种植区域分散、田地坡度较大的玉米地进行快速收割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化的玉米收获机,能够对种植区域分散的玉米地进行快速收割。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玉米收获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安装有若干组分禾器,每组所述分禾器上安装有切断刀,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若干对摘穗辊,每对摘穗辊与地面呈倾斜设置,每对摘穗辊相邻两个辊子之间留有间隙,每组分禾器位于相邻两对摘穗辊之间,且每组分禾器位于摘穗辊与地面较低的一端。
上述方案中,每对摘穗辊相邻两个辊子之间的间隙大于玉米秸秆的直径且小于玉米穗的直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玉米穗收集槽,所述玉米穗收集槽位于所述摘穗辊与地面较低一端的正下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摘穗辊的下方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将落到摘穗辊下方的玉米秸秆输送到秸秆收集器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秸秆收集器包括固定板、活动板、主动凸轮、连接杆、固定杆和过渡杆,所述固定板倾斜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铰接,所述活动板上刚性固定有传力杆,所述传力杆与所述过渡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过渡杆的另外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外一端位于所述主动凸轮的下方,所述固定杆一端刚性固定在机架上,另外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主动凸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 玉米秸秆经过分禾器分行后由被切断刀切断,然后落入摘穗辊中,由于玉米穗的直径大于玉米秸秆的,相邻两个摘穗辊之间的间距是小于玉米穗直径的,因此相邻两个摘穗辊之间的间隙只允许玉米秸秆通过,玉米穗就被留在了摘穗辊的上面;2. 由于摘穗辊与地面呈倾斜布置,玉米穗会沿着下滑到玉米穗收集槽中,方便了收集。3.落到摘穗辊下方的玉米秸秆掉到输送带上,被输送带输送到了秸秆收集器中;4.秸秆收集器采用了四杆机构,在主动凸轮的作用下,活动板周期性的沿固定板铰接运动,实现将堆积在秸秆收集器中的玉米秸秆成堆卸装到玉米田地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三维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另外一个角度的三维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秸秆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分禾器;3.摘穗辊;4.切断刀;5.玉米穗收集槽;6.输送带;7.固定板;8.活动板;9.主动凸轮;10.连接杆;11.固定杆;12.过渡杆;13.传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工业学院,未经兰州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3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