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管腔内活检装置及活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4559.7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4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狄潇;郑月宏;刘昌伟;刘暴;叶炜;陈跃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赖俊科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活检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腔内活检装置,包括活检钳、旋转套筒、角度调节复位机构、外鞘、固定球囊和注液导管;活检钳包括依次连接的钳头、长臂和操作手柄;长臂装置在旋转套筒的中空腔内,钳头以及与钳头连接的长臂的端头部穿出旋转套筒的外壁,角度调节复位机构铰接在旋转套筒的外壁上并与长臂的端头部滑动连接,外鞘与旋转套筒滑动连接;固定球囊设置在钳头上方,注液导管装置在旋转套筒的中空腔内,注液导管与固定球囊连接,固定球囊连接锥形头。本申请通过介入方法取得血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活检组织,从而可以进行病理诊断。在避免开放手术创伤的情况下达到早期诊断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活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腔内活检装置及活检系统。
背景技术
血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是医学上的一个难点。
目前医疗技术下要想取得病理结果需要开放手术,创伤很大,如为炎症性病变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腔内活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腔内活检装置,包括活检钳、旋转套筒、角度调节复位机构、外鞘、固定球囊和注液导管;
所述活检钳包括依次连接的钳头、长臂和操作手柄;
所述长臂装置在所述旋转套筒的中空腔内,所述钳头以及与所述钳头连接的所述长臂的端头部穿出所述旋转套筒的外壁,所述角度调节复位机构铰接在所述旋转套筒的外壁上并与所述长臂的端头部滑动连接,所述外鞘与所述旋转套筒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球囊设置在所述钳头上方,所述注液导管装置在所述旋转套筒的中空腔内,所述注液导管与所述固定球囊连接,所述固定球囊连接锥形头。
进一步地,还包括超硬支撑导丝进入导管,所述超硬支撑导丝进入导管装置在所述旋转套筒的中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超硬支撑导丝进入导管装置在所述旋转套筒的中空腔内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复位机构包括转动臂、夹角调整导丝和复位件;
所述转动臂铰接在所述旋转套筒的外壁上,所述转动臂内设有与所述长臂的端头部滑动连接的通孔,所述夹角调整导丝设置在所述旋转套筒的中空腔内,所述夹角调整导丝穿过所述旋转套筒的外壁与所述转动臂连接,所述复位件一端与所述旋转套筒连接,所述复位件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弹性复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外鞘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钳头以及与所述钳头连接的所述长臂的端头部穿出靠近所述旋转套筒外壁顶部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复位机构铰接在靠近所述旋转套筒外壁顶部的位置上并与所述长臂的端头部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管腔内活检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4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麻醉专用咽喉镜
- 下一篇:一种基于阀门的空心板加工用挂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