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挤成型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4884.3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兴;刘命权;赖昭旭;熊宥甯;许家彰;游本坚;李金融;王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挤成型材结构,由复数个含树脂纤维拉挤硬化而成,硬化后的拉挤成型材结构包括一长条形纤维本体,纤维本体的外表面覆盖一第一披覆层,第一披覆层是具有复数个第一纤维及复数个第二纤维的纤维布,复数个第一纤维与复数个第二纤维相互交叉;而至少一第二披覆层覆盖于第一披覆层的外表面,第二披覆层是复数个单向纤维与硬化树脂所组成,复数个单向纤维与纤维本体的长方向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如此,即能让杆件、管件或是工字形件的类成品具有足够的径向或是横向强度,并让成品的外观完整以确保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挤成型材结构,尤指一种能让杆件、管件或是工字形件的类的纤维复合材具有足够的径向或是横向强度,并让其外观完整以确保品质者。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面上已有利用加温、加压方式,将复数个相互重叠的含树脂碳纤维布硬化,以成型为产品外壳或车辆外壳的技术,使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减轻产品的重量与厚度。而对于管件或是工字形实心条状产品的类的纤维复合材而言,则主要是使用拉挤成型加工法予以拉挤成型。
拉挤成型加工法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将复数条长纤维从树脂槽含浸之后,进入模具内加热硬化成型拉拔出来,其成型后的拉挤成型材再依需要的尺寸裁切成各种长短的成品。然而,由于拉挤成型材系以单轴直向拉挤而成,其对于管件或是工字形件的类的成品而言,虽然具有足够的抗拉伸强度,但在径向或是与拉挤方向垂直的横向,仅依靠硬化树脂的支撑力,其强度则明显不足,换句话说,管件的轴向强度足够,但是其径向的强度是不足的。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管件或是工字形件的类成品的径向或是横向强度不足的问题,目前针对上述成品在使用拉挤成型加工法时,都会在其外周缘再包覆至少一层具有多轴向纤维的纤维布。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具有多轴向纤维的纤维布主要包括有相互交叉的多条直向纤维以及多条横向纤维,在杆件、管件或是工字形件的类成品的拉挤成型过程之中,由于多条横向纤维与成品的拉挤方向相互交叉产生相当程度的阻力,很容易有走纱现象,让部份的横向纤维挤在一起而形成皱折,并让部份横向纤维之间隔加大,如此一来,不但容易让作业停滞、无法产生有效的径向或横向支撑强度,且会让成品的外观不佳、品质不良。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实用新型设计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为达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拉挤成型材结构由复数个含树脂纤维拉挤硬化而成,硬化后的拉挤成型材结构包括一纤维本体、一第一披覆层以及至少一第二披覆层。其中,纤维本体呈长条形,其拉挤方向界定为纤维本体的长方向,与长方向相互交叉的方向界定为纤维本体的横方向;第一披覆层覆盖于纤维本体的外表面,第一披覆层是具有复数个第一纤维及复数个第二纤维的纤维布,复数个第一纤维与复数个第二纤维相互交叉;而至少一第二披覆层覆盖于第一披覆层的外表面,第二披覆层是复数个单向纤维与硬化树脂所组成,复数个单向纤维与纤维本体的长方向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
实施时,纤维本体是含树脂的复数个直向纤维拉挤硬化而成,复数个直向纤维与纤维本体的长方向具有相同的延伸方向。
实施时,复数个第一纤维与复数个第二纤维相互垂直交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拉挤成型材结构,凭借在一纤维本体的外表面覆盖一第一披覆层,并在第一披覆层的外表面覆盖至少一第二披覆层,且第二披覆层的纤维方向与纤维本体的长方向相同的结构,俾能解决现有杆件、管件或是工字形件的类成品在拉挤成型过程之中所形成的走纱问题,而能经由至少一第二披覆层在拉挤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导引及保护作用,以消除走纱现象,让管件或是工字形件的类成品的作业顺畅、具有足够的径向或是横向强度,并让成品的外观完整以确保产品的品质。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4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推压式圆棒机
- 下一篇:注塑机动模板的运动导向装置及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