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铝合金复合的轻量化三片式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5457.7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奎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安驰铝业有限公司;江苏安玛速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B3/14;B60B2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地址: | 223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铝合金 复合 量化 三片式 轮毂 | ||
一种碳纤维铝合金复合的轻量化三片式轮毂,包括后片轮辋、前片轮辋和轮辐组件,轮辐组件置于前片轮辋远离后片轮辋的一侧,后片轮辋和前片轮辋都采用碳纤维材质,后片轮辋内部设有第一连接环,前片轮辋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环,轮辐组件包括第三连接环、第一辐条、第二辐条和安装盘,第一辐条和第二辐条的下部都与安装盘相连且采用铝合金材质一体成型,第一辐条底部和第二辐条形成第一透窗,两个相邻的第一辐条形成第二透窗,安装盘的圆心处设有中心孔,沿中心孔外侧圆周均布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沿中心孔外侧还圆周均布设有若干个减重孔,在第三连接环上设有避让车辆气门嘴的通槽,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做到了轮毂轻量化达到安全节油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铝合金复合的轻量化三片式轮毂。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方向。
轮毂是汽车的重要组件之一,很多轮毂制造企业都在研发轻量化的轮毂已达到给车辆减重的目的,我们是利用碳纤维和铝合金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在不降低部件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重量是轻量化的方向,在轻量化的同时能增强车辆的整体性能,高速舒适稳定性提升、加速及刹车的改善以及达到安全节油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碳纤维铝合金复合的轻量化三片式轮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碳纤维铝合金复合的轻量化三片式轮毂,包括后片轮辋、前片轮辋和轮辐组件,所述轮辐组件置于所述前片轮辋远离所述后片轮辋的一侧,其中:所述后片轮辋和所述前片轮辋都采用碳纤维材质,所述后片轮辋内部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前片轮辋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内部直径相同且环高度相等;
所述轮辐组件包括第三连接环、第一辐条、第二辐条和安装盘,所述第三连接环固定置于所述第一辐条和所述第二辐条的后侧,沿所述第三连接环的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辐条和所述第二辐条,所述第一辐条和所述第二辐条的下部都与所述安装盘相连且采用铝合金材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辐条底部和所述第二辐条底部相连且所述第一辐条顶部和所述第二辐条顶部开口形成第一透窗,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辐条形成第二透窗,所述安装盘的圆心处设有与车轴相配的中心孔,沿所述中心孔外侧圆周均布设有若干个与车辆安装盘相连接的安装孔,沿所述中心孔外侧还圆周均布设有若干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与所述安装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环上且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透窗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的用于避让车辆气门嘴的通槽,在所述的第一透窗内的所述第三连接环上均布设有若干个连接孔,在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上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接环上的若干个连接孔相对应的位置也设有通孔,连接栓穿过所述第三连接环上的若干个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上通孔,将所述后片轮辋、所述前片轮辋和所述轮辐组件连接成一整体。
优选的,为了便于加工和尽量去除较多的材料,所述第一透窗为一倒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为了保证轮毂的强度,所述第二透窗为U形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轮毂组件的强度,在所述第一辐条和所述第二辐条的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环的下方还设有承载所述第三连接环的承载凸台。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传统的轮毂,做到了轮毂轻量化,同时能增强车辆的整体性能,高速舒适稳定性提升、加速及刹车的改善以及达到安全节油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安驰铝业有限公司;江苏安玛速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安驰铝业有限公司;江苏安玛速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5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罐体自动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罐体自动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