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及张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5569.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0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B28B23/06 | 分类号: | B28B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宋天凯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器及张拉装置,其中,该连接器包括:底座;两定位块,一个所述定位块的上端部设有第一插接部,另一个所述定位块的上端部设有第一插槽,且两所述定位块均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各自对应的张拉杆;装配状态下,两所述定位块的下端部均插接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插接部在上下方向与所述第一插槽插接固定,两所述张拉杆同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连接器的两定位块的上下两端部均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固定,在使用时,安装于两定位块的张拉杆不易产生不同心的问题,可较大程度地克服因使用连接器而导致的混凝土桩的桩端面倾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混凝土桩的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张拉装置、张拉板组件及张拉板。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预制混凝土方桩的抗弯、抗剪、抗拉能力,需要采用张拉装置对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受力筋笼进行预应力张拉。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张拉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张拉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挡墙01和位于两挡墙01之间的模具02,该模具02开设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模腔,模腔内设有两张拉板03,两张拉板03之间连接有若干受力筋04所形成的受力筋笼,且两张拉板03分别通过螺杆05与挡墙01相连,这两个张拉板03可以均为活动板,也可以其中一者为活动板、另一者为固定板,连接于固定板的螺杆05与挡墙01为固定连接,而连接于活动板的螺杆05还可以与外部的驱动设备相连,驱动设备可以通过螺杆05来操纵活动板03进行位移,以对受力筋04进行张拉。
由于需要制备的混凝土桩的长度不同,在使用时,存在螺杆05长度不够而不能与张拉板连接的状况,为此,可以设置连接器06,该连接器06可以连接两段螺杆05,以与张拉板03相连。
如图2、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06包括具有上部开口的接桩箱061,该接桩箱061在前后方向的两个侧壁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插槽061a,两螺杆05均连接有定位块062,两螺杆05可以自上而下落于该插槽061a内,并通过两定位块062分别与接桩箱061的前后两个侧壁相抵,以完成两螺杆05的连接。
但是,由于螺杆05设有外螺纹,其实际上是通过最大外径部(即螺纹的凸部)与插槽061a内壁相接触,而最小外径部(即螺纹的凹部)与插槽061a内壁之间仍有较大的间隙,在张拉过程中容易出现两螺杆05的不同心的状况(如图2所示),这就会造成作用于张拉板03的力不能够同轴,进而会导致张拉板03发生倾斜,并会进一步地导致与该张拉板03相贴合的混凝土方桩的桩端面发生倾斜,一旦桩端面发生倾斜,又会导致接桩时两桩的相邻端面之间留有缝隙、小应变检测不合格、桩身接长后不是直线而呈折线状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方桩的正常使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改善或克服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张拉装置,其中,该连接器的两定位块的上下两端部均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固定,在使用时,安装于两定位块的张拉杆不易产生不同心的问题,可较大程度地克服因使用连接器而导致的混凝土桩的桩端面倾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底座;两定位块,一个所述定位块的上端部设有第一插接部,另一个所述定位块的上端部设有第一插槽,且两所述定位块均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各自对应的张拉杆;装配状态下,两所述定位块的下端部均插接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插接部在上下方向与所述第一插槽插接固定,两所述张拉杆同轴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5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