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固定疝修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6051.0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4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吴锡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锡川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修补 | ||
本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固定疝修补片,包括补片本体和多个独立固定设置在补片本体上的粘结处;多个粘结处环绕补片本体的边缘处设置,且每个粘结处均由多个微型毛刺组成。补片本体上的右端固定设置有1号粘结处,所述补片本体的左端且沿着所述补片本体圆周独立设置有2号粘结处、3号粘结处、4号粘结处和5号粘结处;补片本体从左向右的最大长度为15cm,所述补片本体从上到下的最大宽度为12cm。本申请的疝气补片在使用过程中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很容易展开,且能够有效的固定在腹股沟腹膜前间隙的组织上,简化了手术的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减少了固定材料的使用,减少住院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固定疝修补片。
背景技术
疝修补术的自固定疝修补片是疝修补材料的简称。包括补片本体,以及固定设置在补片本体上的微型毛刺,微型毛刺分布设置在补片本体的正个平面上。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迅猛发展,各种疝修补材料已广泛应用到临床中,使得疝的治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国际上已被广泛用于疝修补的合成材料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不可吸收的聚酯补片、聚丙烯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第二类为复合补片。现有的疝修补术的自固定疝修补片使用时需要先卷起,然后再在狭小的空间内展开,由于微型毛刺遍布自固定疝修补片的整个平面,这就导致,在手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在狭小的空间内将已经卷起的自固定疝修补片展开,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此外,即使展开后,还是因为由于微型毛刺遍布自固定疝修补片的整个平面,一旦粘贴上,就很难调整补片位置,从而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发明内容
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现有的疝自固定补片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疝修补术的自固定补片。
一种自固定疝修补片,包括补片本体,还包括多个独立固定设置在所述补片本体上的粘结处;多个所述粘结处环绕所述补片本体的边缘处设置,且每个所述粘结处均由多个微型毛刺组成。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粘结处的面积为3.5cm2~4.5cm2;所述微型毛刺的长度为0.5mm~3mm。
进一步的,所述补片本体为封闭的圆弧状结构,且上下对称;所述补片本体的左端圆弧弧度大于所述补片本体右端圆弧弧度,所述补片本体从左向右的最大长度为15cm,所述补片本体从上到下的最大宽度为12cm。
进一步的,所述补片本体上的右端固定设置有1号粘结处,环绕所述补片本体的左端独立固定设置有2号粘结处、3号粘结处、4号粘结处和5号粘结处;
所述1号粘结处、2号粘结处、3号粘结处、4号粘结处和5号粘结处均由多个微型毛刺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1号粘结处、2号粘结处、3号粘结处、4号粘结处和5 号粘结处的面积为3.5cm2~4.5cm2,所述微型毛刺的长度为0.5mm~3mm。
进一步的,所述3号粘结处与所述4号粘结处上下对称,所述2号粘结处与所述5号粘结处上下对称,所述1号粘结处设置在所述补片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1号粘结处、2号粘结处、3号粘结处、4号粘结处和5 号粘结处的形状为圆形或正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过程中,本申请的疝修补术的自固定补片即使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很容易展开,且能够有效的固定在腹股沟腹膜前间隙的组织上,简化了手术的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避免了固定材料的使用,减少住院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一种疝修补术的自固定补片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锡川,未经吴锡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6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材干挂结构
- 下一篇:一种石膏天花板吊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