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肠胃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6154.7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徐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南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肠胃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肠胃治疗仪。该消化内科肠胃治疗仪,包括外桶体,所述外桶体的内部包括升降机构和集液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表面与外桶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表面与集液机构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集液机构的表面与外桶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隔板的作用下,将内桶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储存药液和肠液,防止肠液污染药液,导致内桶体内剩余的药液品质较差,并且在升降机构的左右下控制集液机构左右转动,将软管插入肠道内后,无需再动软管,通过转动集液机构,使第一直管或第二直管与软管对齐,即可对患者的肠道进入排液或注药,减小患者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肠胃治疗仪。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在患者肠胃进行手术或治疗后,需要通过灌肠等方式继续治疗,预防肠胃等疾病的复发,目前,灌肠的方式大多将肛管插入肠道内,通过肛管将药液注入至肠道内,但在插肛管时,肠道内的肠液进入肛管内部,顺着肛管进入药液箱内,对药液箱内的药液造成污染,导致药液箱内的药液品质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在插肛管时,肠道内的肠液进入肛管内部,顺着肛管进入药液箱内,对药液箱内的药液造成污染,导致药液箱内的药液品质降低,而提出的一种消化内科肠胃治疗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内科肠胃治疗仪,包括外桶体,所述外桶体的内部包括升降机构和集液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表面与外桶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表面与集液机构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集液机构的表面与外桶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外桶体的外部包括充气泵、控制面板、气管和导液机构,所述充气泵的左侧和控制面板的背部均与外桶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充气泵和升降机构电连接,所述充气泵的出气端与气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气管的左侧与外桶体的右侧固定连通,所述外桶体的表面顶部与导液机构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导液机构的内壁底部与集液机构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电动推杆、连接板和螺纹杆,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表面底部与连接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壁与螺纹杆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支撑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顶部与集液机构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与外桶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液机构包括内桶体、螺纹孔、隔板、挡板、挡块、第一直管、第二直管、推动板、限位环和气孔,所述内桶体的表面与外桶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孔位于内桶体的底部开设,所述螺纹孔的内壁与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内桶体的内壁与隔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桶体的内壁顶部与挡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块的左右两侧均与隔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管的表面顶部和第二直管的表面顶部均与挡板的内壁固定连通,所述第一直管的表面与推动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直管的表面底部与限位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气孔位于内桶体的左侧开设。
优选的,所述导液机构包括密封盖和软管,所述内桶体的上表面和挡板的上表面均与密封盖的内壁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内壁与外桶体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内部与软管的表面底部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内部包括通孔和限位杆,所述通孔位于螺纹杆的右侧底部开设,所述通孔的内壁与限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包括凹槽,所述凹槽位于连接板的内壁左右两侧开设,所述凹槽的内壁与限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桶体的内部包括第一观察口,所述第一观察口位于内桶体的左右两侧开设,所述第一观察口的内壁与透明玻璃板的表面粘接,外桶体的内部包括第二观察口,所述第二观察口位于外桶体的左侧开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南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南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6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反锁组件的自弹式锁
- 下一篇:一种新型恒温臭氧灭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