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信号激活上电自锁供电电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728542.9 申请日: 2019-05-21
公开(公告)号: CN209896726U 公开(公告)日: 2020-01-03
发明(设计)人: 吴森;吴聪瑞;祝乔;高恩南;廖豪杰;曾禹钦;陈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赫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2J7/00 分类号: H02J7/00;G05B19/042
代理公司: 51200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凯
地址: 6183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上电 单片机控制电路 隔离信号 激活信号 自锁电路 非隔离 本实用新型 供电电路 供电回路 激活电路 自锁信号 单片机 自锁 隔离 并联输出 电压电平 供电终端 控制电路 输出电压 输出隔离 系统供电 信号传递 隔离端 光耦 受控 通断 采集 激活 驱动 输出 分析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隔离信号激活上电自锁供电电路,包括主体供电回路、上电自锁电路、隔离信号激活电路、AD检测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主体供电电路的供电回路通断受控于上电自锁电路;隔离信号激活电路采用光耦来实现隔离端到非隔离端的信号传递,并输出隔离端的激活信号;AD检测电路采集供电终端的电压以及隔离激活信号的输出电压给单片机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对电压电平分析输出非隔离端的单片机自锁信号;所述隔离端的激活信号和非隔离端的单片机自锁信号并联输出驱动上电自锁电路。本实用新型加强了系统供电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在上电时进行自锁,在下电时进行自控制,且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离信号激活上电自锁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占有量的逐步提升,环境问题凸显,纯电动汽车越来越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新能源汽车,其能量全部来源于铅蓄电池组,其结构简单,具有零排放、低噪声、可持续发展的优点,使其对国家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其中,电动车的核心部分之一便是电池管理系统。常见的电池管理系统有分布式和集中式等,其中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电池串由多个单体电池组合而成,子电池组分别由从板控制,并通过主、从板传递控制信号以及管理策略的实施。作为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之一,从板的上下电管理是保证电池管理系统合理、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对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电池组中各个电池位于高电压电池串的不同点处,导致其电气特性不一,所以需要通过隔离激活的方式与主板进行交互。现有的DC/DC隔离信号传递方式成本高且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增强供电电路上下电的可靠性,在上电时进行自锁,在下电时进行自控制的隔离信号激活上电自锁供电电路。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离信号激活上电自锁供电电路,包括主体供电回路、上电自锁电路、隔离信号激活电路、AD检测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主体供电回路的供电回路通断受控于上电自锁电路;隔离信号激活电路采用光耦来实现隔离端到非隔离端的信号传递,并输出隔离端的激活信号;AD检测电路采集供电终端的电压以及隔离激活信号的输出电压给单片机控制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对电压电平分析输出非隔离端的单片机自锁信号;所述隔离端的激活信号和非隔离端的单片机自锁信号并联输出驱动上电自锁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上电自锁电路由电池供电,经磁珠电感L1滤波后,通过瞬态电压抑制器D1稳定电压值;电容C1和C2串联,电容C3和C4串联之后同时并联于瞬态电压抑制器D1的两端;然后通过NPN型三极管Q1和PNP型三极管Q2控制电路的上电和失电;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为供电端,其集电极连接到磁珠电感L1和瞬态电压抑制器D1之间,同时此处设有‘POWER’电压采集点供给隔离信号激活电路作为其待命信号;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连接道其集电极,同时连接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接地,其基极通过电阻R3接地,同时还通过电阻R5连接到节点P,节点P通过电阻R4接地;节点P电压由单片机自锁信号‘MCU-GPIO’和非隔离端驱动信号‘ON’通过元件BAS70-05W共同控制。

更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信号激活电路包括光耦前端输入电路和光耦后端输出电路;光耦前端输入电路中产生隔离激活信号,并通过组合滤波稳压电路使光耦PC817B导通;光耦后端输出电路接收隔离激活信号并产生驱动信号,其中三极管上端电压为电源电压经过滤波稳压后连接‘POWER’电压采集点;三极管下端的输出信号为驱动信号‘ON’,完成激活信号的传递。

更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滤波稳压电路包括串联后并联于光耦输入端的电阻R11和电容C6,电容C7并联于电容C6两端;磁珠电感L1个电容C8串联后并联于电容C7两端,电容C9和电容C10分别并联于电容C8两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赫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赫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85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