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及其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8728.4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3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锋;韦盈释;皮昊书;陈子涵;时亨通;马楠;吴中;宋书生;周伟文;杜浩;夏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闫晓欣;唐清凯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光栅 阵列 传感器 及其 封装 结构 | ||
1.一种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导热管;所述刚性导热管的侧面具有与所述刚性导热管的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在沿所述刚性导热管的轴向贯穿所述刚性导热管;
所述刚性导热管包括主段和位于所述主段两端的限位段,两个所述限位段的内腔共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与所述刚性导热管的主段的内壁抵接的第一弹性限位管,所述第一弹性限位管与相应侧的所述限位段在沿所述刚性导热管的轴向有间隔;所述第一弹性限位管的内腔与所述限位段的内腔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弹性限位管侧面具有与所述第一弹性限位管的内腔连通的第一裂缝,所述第一裂缝在沿所述第一弹性限位管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一弹性限位管;所述第一裂缝通过所述开口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与所述刚性导热管内腔抵接的第二弹性限位管,所述第二弹性限位管与所述刚性导热管的相应侧的限位段邻接,且所述第二弹性限位管与相应侧的第一弹性限位管在沿所述刚性导热管的轴向有间隔;所述第二弹性限位管的内腔与所述刚性导热管的限位段的内腔同轴设置;
所述第二弹性限位管侧面具有与所述第二弹性限位管的内腔连通的第二裂缝,所述第二裂缝在沿所述第二弹性限位管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二弹性限位管;所述第二裂缝通过所述开口与外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限位管为橡胶限位管,且/或所述第二弹性限位管为橡胶限位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段内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主段的内腔的横截面积;在垂直于所述刚性导热管的轴向的平面上,所述限位段的内侧壁的投影与所述主段的内侧壁的投影不重叠;所述刚性导热管的所述主段和所述限位段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刚性导热管为金属管、陶瓷管、石英管或有机聚合物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刚性导热管的开口匹配的刚性导热密封盖。
8.一种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封装结构;
光纤,部分固定穿设于所述刚性导热管的内腔;所述光纤的位于所述刚性导热管内腔的部分设有光纤光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导热管的内腔的两端设有固化胶,以粘接固定所述光纤和所述刚性导热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胶为光固化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87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布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体循环系统中的水泵保护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