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强冲击的双目一体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8755.1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3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联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00;G02B25/00 |
代理公司: | 35218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组 镜框 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 开口 弹性件 固化胶 通过点 镜头 压圈 抗冲击能力 抗强冲击 输出效果 压紧定位 双重锁 点胶 画质 外周 有压 双目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强冲击的双目一体式镜头,包括镜框,镜框中形成有两个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透镜组,镜框的后端上连接有压圈,压圈和透镜组之间设有能弹性地将透镜组压紧定位在容置腔内的弹性件,镜框的外周上开设有若干点胶开口,通过点胶开口能注入固化胶以将透镜组固定在镜框的容置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压圈和透镜组之间的弹性件以及通过点胶开口注入的固化胶能对透镜组形成双重锁付结构以提高镜头的抗冲击能力,保证镜头的稳定性和画质输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强冲击的双目一体式镜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双目镜头大多采用两个单镜头机械组装拼接形成,如附图10所示,其光轴水平一致性对后端组装影响较大,且该种双目镜头在高强度冲击振动环境下,冲击的影响增加了两个单镜头机械相对偏移的不稳定因素;此外目前现有技术的镜头如附图9所示,包括镜框1’、镜片2’和开设在镜框1’内部的点胶槽11’,通过在点胶槽11’内涂抹UV固化胶来将单一镜片2’固定在镜框1’内,然而镜头在热涨环境中使用会加快UV固化胶老化或失效加快,在设备受到冲击后,镜片2’松脱风险大,会影响镜头的稳定性和画质输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强冲击的双目一体式镜头,通过设置在压圈和透镜组之间的弹性件以及通过点胶开口注入的固化胶能对透镜组形成双重锁付结构以提高镜头的抗冲击能力,保证镜头的稳定性和画质输出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强冲击的双目一体式镜头,包括镜框,镜框中形成有两个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透镜组,镜框的后端上连接有压圈,压圈和透镜组之间设有能弹性地将透镜组压紧定位在容置腔内的弹性件,镜框的外周上开设有若干点胶开口,通过点胶开口能注入固化胶以将透镜组固定在镜框的容置腔内,压圈和透镜组之间的弹性件以及通过点胶开口注入的固化胶能对透镜组形成双重锁付结构以提高镜头的抗冲击能力。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橡胶圈,压圈相对镜框的一侧上开设有与橡胶圈相适配的凹槽,橡胶圈一侧卡在凹槽上,另一侧抵在透镜组的后端上,通过橡胶圈能对透镜组形成弹性应力锁付作用以将透镜组压紧定位在容置腔内。
进一步,所述透镜组由若干镜片和隔圈间隔设置形成,透镜组后端的镜片的曲面上对应橡胶圈的位置处形成有平面,以便透镜组与橡胶圈形成稳定的弹性抵压配合。
进一步,所述镜框的外周上开设有若干个沿镜框长度方向排布的点胶开口组,每组点胶开口组均由若干个点胶开口沿镜框的圆周方向排列形成,透镜组中每个镜片与隔圈相接处均形成胶粘作用部,镜框的外周上的每个点胶开口组均与一胶粘作用部对应设置。
进一步,每组点胶开口组均由六个点胶开口组成,其中三个点胶开口与一组透镜组对应设置,另外三个点胶开口与另一组透镜组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固化胶为UV固化胶,通过UV固化胶能对透镜组形成胶粘锁付固定作用以将透镜组固定在镜框的容置腔内。
进一步,所述镜框中的两容置腔呈对称设置,两透镜组分别安装在两容置腔内进而形成双目一体式镜头以保证两透镜组的光轴水平一致性。
进一步,所述透镜组包括三个镜片和两个隔圈,三个镜片之间分别通过两个隔圈隔开,且处于前端和后端上的镜片为凸透镜,位于中间的镜片为凹透镜。
进一步,所述压圈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连接在镜框的后端上。
进一步,所述压圈上设有两个分别与镜框内两组透镜组相对应的滤光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强冲击的双目一体式镜头,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8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