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8976.9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8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郑伟;曹成全;童超;陈素芸;李佳豪;陈申芝;张洁;杨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向群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萤火虫 幼虫 诱捕 器具 | ||
1.一种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包括一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侧壁设有贯通容器(1)侧壁的若干进虫通道(11),所述进虫通道(11)中至少包括一段防逃通道段(111),所述防逃通道段(111)呈底小口大的斗状结构,所述斗状结构的大进口端(111a)朝外并与容器(1)以外的空间连通,所述斗状结构的出口端(111b)与容器(1)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容器(1)底部设置有隐匿台(12),所述隐匿台(12)上设置有供虫体隐匿的凹槽(121),所述凹槽(121)的宽度为6~9mm,所述凹槽(121)的深度为8~12mm,所述凹槽(121)上部放置有湿纸巾或者湿棉巾,所述容器(1)的侧壁设置有一侧向开口(13),所述侧向开口(13)上覆盖一盖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内腔的底部设置一放置架(4),所述放置架(4)通过四个支承柱支承至少两层放置层(41),每层放置层(41)上放置湿纸巾或者湿棉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层(41)呈矩形,所述放置层(41)的为长度为120mm、宽度为80mm;所述湿纸巾或湿棉巾的长度为110mm、宽度为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通道段(111)为锥孔段,所述锥孔对应的圆锥角度为65~11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虫通道(11)的上设置两段防逃通道段(111),两段防逃通道段(111)均呈底小口大的斗状结构,两段防逃通道段(111)中的第一段所述防逃通道段(111)的大进口端(111a)朝外并与容器(1)外部空间连通,第二段所述防逃通道段(111)的出口端(111b)与容器(1)内部空间连通,第一段所述防逃通道段(111)的出口端(111b)与第二段所述防逃通道段(111)的大进口端(111a)之间连通,所述防逃通道段(111)的大进口端(111a)的口径为6~9mm,所述防逃通道段(111)的出口端(111b)的口径为3~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底部设置可扎入泥土的插脚(5),所述插脚(5)的长度为10~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的两端设置通孔,所述通孔通过滤网(6)进行封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侧壁上设置一柔性杆(7),所述柔性杆(7)的长度为500~10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杆(7)的一端与容器(1)侧壁连接固定,所述柔性杆(7)的自由端设置吊环(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火虫幼虫诱捕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1)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下底边设置在隐匿台(12)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89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钢箱梁压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布料均匀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