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烧结制作用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9768.0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9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景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宝南路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烧结 制作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烧结制作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有真空腔,所述外壳一侧的底部开有进水孔,且进水孔的内部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侧安装有进水阀,所述外壳一侧的顶部开有排水孔,且排水孔的内部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侧安装有排水阀,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陶瓷窑。本实用新型增加陶瓷烧结余热和水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内胆中的热量向外散发,具有对陶瓷烧结余热使用的多种选择,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多功能性,能够直接观察到内胆水位的高低,防止水位较低,影响对陶瓷烧结余热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烧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烧结制作用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烧结是坯体在高温下致密化过程和现象的总称,随着温度升高,陶瓷坯体中具有比表面大,表面能较高的粉粒,力图向降低表面能的方向变化,不断进行物质迁移,晶界随之移动,气孔逐步排除,产生收缩,使坯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致密的瓷体。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陶瓷烧结制作用余热回收装置,陶瓷烧结余热和水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内胆中的热量容易向外散发不,具有对陶瓷烧结余热使用的多种选择,余热回收装置的功能性选择较少,不能够直接观察到内胆水位的高低。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陶瓷烧结制作用余热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陶瓷烧结制作用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烧结制作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有真空腔,所述外壳一侧的底部开有进水孔,且进水孔的内部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侧安装有进水阀,所述外壳一侧的顶部开有排水孔,且排水孔的内部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侧安装有排水阀,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陶瓷窑,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导通管,且导通管和陶瓷窑的内部相通,所述导通管的顶部和两层均连接有导通支管,相邻两个所述导通支管之间设置有毛细管,且相邻两个导通支管之间通过毛细管相通,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排出管,且排出管底端设置在内胆中,所述排出管的底部和两层与导通支管相连,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连通管,且两个连通管远离外壳的一端安装有玻璃管,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侧安装有蒸汽阀。
进一步的,所述排出管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位于排出管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压力表,且压力表贯穿外壳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窑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抽屉,且两个抽屉的一侧均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管通过两个连通管与内胆相通,且玻璃管为透明玻璃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泄气阀,且泄气阀与内胆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导通支管,多个导通支管设置在排出管和导通管之间,能够有效增加陶瓷烧结余热和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转化效率,在导通支管之间设置的毛细管,能够进一步增加余热和水的接触面积,而且还能两个导通支管之间相互传递热量,对陶瓷烧结时产生的余热达到最大化的利用。
2.通过设置的真空腔,设置在外壳和内胆之间,由于真空的导热较慢,因此能够防止外壳烫伤到人们,而且能够防止内胆中的热量向外散发,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合理性。
3.通过设置的进水管和导气管,进水管能够把水倒入内胆中,然后通过陶瓷烧结余热进行对水加热,通过排水管排出,有效的利用陶瓷烧结余热,在不使用热水时,关闭排水阀,打开蒸汽阀,使内胆中的水沸腾产生的蒸汽通过导气管进入到发电蒸汽机中进行发电,具有对陶瓷烧结余热使用的多种选择,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多功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景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景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9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两波长气溶胶雷达的扫描装置
- 下一篇:物件分拣系统